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陪伴中国航天从起步到腾飞,这家企业靠的是什么

2018-10-23 | 编辑:机械工业教育网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 | 浏览量:

        1958年,大西北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黑河下游,中国第一个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此组建。同年,北京京郊,中国第一家煤炼油示范厂成立(长城润滑油前身)。其后,由于国家发展核工业、航天工业的迫切需要,示范厂临危受命转向含氟润滑油的研发工作,代号621。  

  六十年岁月变迁,长城润滑油始终在背后默默为中国航天事业护航。虽不比“酒泉”在中国航天史上如雷贯耳,但几代长城人秉持着自力更生、勇于攀登、严谨务实的航天精神,不断推出满足航天工业需求的润滑产品,同样为中国迈入世界航天大国行列贡献了不可或缺的润滑力量。

  自力更生 决不因为润滑产品拖航天的后腿

  20世纪60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境地。世界两大阵营的“冷战”,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我国急需尽快实现“两弹一星”事业的突破。然而,1960年盟友苏联突然单方面撤走全部在华专家,留下一大批半拉子工程。一时间我国的核工业、航天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苏联援建期间,含氟润滑油的研发被严格保密。油品是专家保管,如果不小心几滴油掉在地上,苏联专家就会用滤纸擦掉,再把滤纸扔进锅炉烧掉。在得不到国外生产全氟碳油原料、工艺和设备的情况下,当时中石化石科院副院长侯祥麟决定成立石科院研究组,从化学方程式到真正产品,一次一次进行反复试验。

  现年89岁高龄的原621厂厂长高清岚先生回忆起那段往事,依旧铿锵有力道:“我应当完成它!我责无旁贷,我完成它是我的本职。我不完成它我谁都对不起!”  

  (原621厂厂长高清岚先生)

  高清岚先生说那时有一句口号——决不因为润滑产品拖航天的后腿。大家都努力工作,不需要做思想工作。老一辈长城人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坚守,历经时光洗礼,精神弥坚。它融入进了长城润滑油的血脉之中,成为一种基因,一种气质。

  1970年4月24日,长城润滑油护航“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升空,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划时代的一刻,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真正迈出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步。  

  勇于攀登 面对航天的需要从未说“不”

  在外界看来,中国航天的腾飞速度就像是一道惊世之谜。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系列飞船,我们在短短几十年间完成了重型火箭、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突破。而每一次突破的背后,都有长城润滑油的身影。

  用于“东方红一号”的氟氯碳油,抗挤压性能达到了800公斤以上,但却存在着易挥发的缺点,难以应对复杂的太空舱外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满足中国航天载人、探月工程的需要,科研人员加紧试验,不断开展技术攻关,进行设备、工艺改革。研发出润滑性、抗挥发性、抗挤压性、抗氧化性等综合性能更好的全氟聚醚油。而当时全世界也只有意大利苏威、美国杜邦、日本大金三家公司掌握了生产全氟聚醚油的核心技术。  

  面对中国航天的需要,即便挑战再大、任务再重、环境再艰苦,长城润滑油的科研团队也从未说过“不”。2011年4月的一天,在进行航天配套产品技术调研过程中,航天专家提出特殊需求,要求长城润滑油研发团队在3个月时间内提供产品。

  时间紧,任务重,科研团队立即针对产品要求展开研讨。研发过程几经曲折,最终长城润滑油团队提前四十天完成了任务,并且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中国航天客户采购部负责人说:“真没想到你们用40天的时间便解决了问题,中国航天事业有了像长城润滑油这样优秀的供应商就多了一份保障!”

  2016年11月,重型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长征五号”火箭型号办公室向长城润滑油发来了“对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的感谢信”。长城润滑油空间润滑技术的研发人员说:“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时候,那种喜悦是无以言表的,我们自己研发的东西就在火箭上,就在卫星上,这种自豪感很难形容。”  

  严谨务实 做到生产出来的产品万无一失

  航天是一个特殊行业,不容许出现纰漏,对于配套产品更是要求100%合格。长城润滑油服务中国航天六十年,承载的不只是7大类58种全系列航天润滑产品的研发能力,更沉淀了长城润滑油对“航天品质”的严苛要求。

  在工作条件艰苦的六十年代,621厂的工人为了保证油品清洁度,在调脂净化室里工作时,工人会主动把通风停了,脚下、手上套上塑料袋。高温且完全不透气,油气会吸到肺里,呼吸困难。每次工作完成,工人们全身被汗水浸透,跟水洗一样,鞋子脱下来都能倒出水。  

  六十年后,在配备了各类先进分析、滤过仪器的长城润滑油空间润滑技术开发中心,依然可以看到员工们大汗淋漓的模样。这并不是技术没有进步,而是对于油品的要求更加严格。

  比如用于航天器惯性制导系统——陀螺仪的润滑油。由于陀螺仪必须浮在液态润滑油中高速运转,且内外壁间的缝隙极小(头发直径的几十分之一),因此对于油品的清洁性要求非常高。工作人员必须在百级洁净度的实验室里,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从头到脚裹起来。同时为了保证大颗粒的过滤,油品必须依靠自然重力去流动,过滤过程十分缓慢,工作人员往往一站就是3~4个小时。

  “其实施加一些外力,抽一下真空或加压,过滤的速度就快了,在里面的时间就短一点。但是没人这么做,因为这有可能导致大分子的通过。这是我们的责任感。”一名技术人员说道。

  事实上,这种源自服务中国航天事业的严谨务实的精神,早已传承融入到长城润滑油的血脉之中,形成了“任何时候不以牺牲质量换取短期经济效益”、“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并得到了越来越多“大国重器”的信任与认可。

  2013年,长城润滑油圆满完成60万公里行车试验,成为高铁“复兴号”原装配套用油;同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吊”的徐工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横空出世,长城润滑油为其提供全面润滑服务;2016年,中国开始建造30艘世界第二代40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长城润滑油成为该系列船舶的整船润滑服务商……植根航天事业、秉持航天精神,长城润滑油俨然成为了流淌在中国高端装备中的“黄金血液”,为中国制造贡献着源源不断的润滑力量。  

  今年,是长城润滑油服务中国航天的第60个年头。当历史走过60载春秋,长城润滑油陪伴中国航天从零突破的岁月已经远去。但时光易老,精神永存,中国航天的精神将继续以它独特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长城人开拓进取,奋勇前行。

    上一篇 上一篇:巾帼不让须眉!驾驭13吨压路机18年,女司机“压得一手好路”

    下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