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航天三江南京晨光信息化建设“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8-11-21 | 编辑:机械工业教育网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 | 浏览量:

        近年来,航天三江南京晨光公司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晨光)围绕着“建成航天领域一流的现代化研制、总装核心单位”的战略目标,在信息化工作中精耕细作。信息化建设的“晨光方案”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强健的翅膀,如同企业为员工赋能那样,信息化建设为科研生产、军民融合、现代服务业等赋予了腾飞的新能量。

“架构”未来
        信息化是通往未来的桥梁。南京晨光将信息化、智能化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系统性抓手,不断深化顶层设计。
        信息化总体方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蓝图和指导依据,早在2012年该公司就启动了信息化总体架构制定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工集团“三大平台”、智慧企业等新要求,围绕业务架构新变化,2018年,该公司发布了信息化总体方案3.0版本,从顶层设计层面上做到与时俱进。
        2015年起,公司引入华为流程和信息化融合建设理念,推进流程体系建设,围绕科研生产实际,构建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架构体系和IT应用架构体系;初步建立企业流程治理机制框架、模版;树立流程、数据与信息化紧密结合的理念;构建规范、高效、风险可控的运营管理体系。公司组建了体系与信息化部,统筹管理公司体系、流程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组建了数据管理中心,全面负责数据资产管理,推进数据贯通与制造大数据应用,推进数据管理体系建设。
        新时代对“两化融合”提出新要求,晨光公司进一步把信息化与科研生产深度融合,开展了智能工厂的总体架构,从虚拟制造、物理制造和综合管控三个维度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重点开展“基于模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协同研发平台,基于数据决策的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核心的数字化运营管控平台,基于流程的智慧企业综合管理平台”三大平台的集成建设,以及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建设。
推动“变革”
        在南京晨光,信息化工作不仅指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所促成的业务模式的转变。该公司历时两年完成的集成产品开发(IPD)模式构建,很好地践行了这种“变革”。
        随着企业和产品线的发展,传统产品开发模式模式显现出“缺少系统布局和实施路径”“研发项目周期长且进度不可控”等十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公司按照科工集团公司及航天三江 “面向先进制造的数字化科研生产体系建设三年专项行动”有关要求,启动IPD建设和改革工作,以精益研发为突破口,主动寻求变革。2015年,公司启动了流程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项目开展流程梳理。把IPD流程架构划分为L1至L6共六级,战略、执行和操作三个层面。2016年,通过IPD建设项目,在IPD领域流程中将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分离;识别研发前端市场、规划和需求收集活动,创建相应角色和代表承接工作等。2017年,建立了重量级团队和运作机制,形成了投资组合管理团队、规划管理团队、技术管理团队、产品开发团队等7种共14个团队的详细设计。
        该公司基于IPD业务流程架构,构建了IPD-IT架构,通过IT手段固化流程,保障新研发模式落地。在IPD流程架构的指导下,公司完成了数字化协同研发平台的IT高阶解决方案,并开展了平台建设。从而实现数字化协同研发平台的贯通,实现了基于流程驱动的集成产品开发管理和产品数据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集成产品研发模式在典型产品上得到应用,提升了产品开发效率和管理水平。IPD模式将在其核心技术之一的“航天伺服技术”研发领域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漫步在南京晨光公司公司花园式的厂区,这里的鸟语花香几十年来未曾改变,而这里却因为信息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潘宁 马继红)

 
图片南京晨光公司信息中心基础环境与信息安全室场景。(潘宁摄)

    上一篇 上一篇:特变电工在进博会上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