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产业升级步伐 AI机器视觉将成零部件质检神器?
2018-12-11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汽车报 | 浏览量:
AI技术正全面向工业领域渗透,这一次轮到汽车零部件行业,瞄准的是产品质检。
外媒报道称,配合小型摄像头,奥迪基于复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研发的软件,在创新机器学习程序下运行,能在几秒内自动、可靠地识别并标记钣金零件中最微小的裂缝。
在国内,这项技术的落地正在同步进行。北京波塞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波塞冬”)就以AI机器视觉技术为切入点,旨在为汽车业客户提供零部件外观检测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作为成立刚满一年的初创公司,波塞冬竟已获得来自零部件行业的不少橄榄枝——国内电镀件、汽车玻璃、轮胎等领域位居前列的几家知名企业欣欣然与之合作,启动项目试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供应商,行业普遍看好AI技术在零部件质检方面的应用。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现象。 外观检测存在三大痛点 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我国零部件制造业产值占汽车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不过,其精细化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零部件外观检测领域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例证。现阶段,质检工人在零部件企业的人员组成中占据了很大比例。以电镀行业为例,年产值5亿元的供应商,大约需要200~300名质检工人,计入相关的管理成本,每年企业要负担的费用超过2000万元,约占年产值的4%。在外观检测过程中,以电镀件为例的零部件产品对精度要求非常高,出现直径超过0.5mm的小圆点瑕疵都被归为不合格品。但实际上,因为强反光、视觉疲劳等因素,这些瑕疵通过人眼检查的难度非常大。 波塞冬的创始人兼CEO王勇,曾担任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高级质量经理,审核并辅导过上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他向记者道出了零部件外观检测的三大痛点:一是人工检测局限性大。除了高昂的成本外,人工效率低、判断不客观、易疲劳误检以及人员招工难等问题,都是成为制约零部件品质提升的不利因素;二是传统设备适应性差,当前国内绝大多数厂家都以集成为主,只能针对某些特定的外观缺陷进行检验,更新改进的难度比较大;三是人工统计缺陷问题多,对于缺陷零部件,人工统计不仅容易出错,也缺乏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利用。
这应该就是当前零部件行业普遍看好AI机器视觉检测的主要原因。王勇说:“国内有超过10万家汽车零部件成规模企业,按照平均每家每年20万元的AI检测投入计算,AI零部件外观检查的市场规模就超过200亿元/年(不含其他衍生服务)。如果以全球来计,这个数字将超过1000亿元/年。”
首先从细分领域切入
据介绍,波塞冬的解决方案是用结构光照射零部件,3D摄像头会采集零部件在各个角度的图像,并通过自行研发的Neptune神经网络结构程序进行AI最佳算法分析,由此发现并自动标记出有瑕疵的不良品。此外,由于AI具备深度学习的特征,随着垂直领域缺陷数据的不断累积,公司后续还将通过Openai.cn大数据平台进行最新算法升级推荐。
记者了解到,针对电镀件,波塞冬样机可实现精度0.1mm的外观不良检测,在对某品牌的车标质检测试中,实现了95%以上的准确率。王勇解释称,电镀件属于强反光零部件产品,汽车玻璃则属于强透光零部件产品,而轮胎则属于弱反光的典型。这些零部件光学特征非常复杂,是AI视觉检测的国际难题,但市场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从这几类高难度的产品入手,积累经验,再延申到其他品类的产品检测,后续开发将更加容易。
“目前,我们攻克了机器视觉强反光零件微小缺陷检测难题,相关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原型件开发和原理验证完毕,获得行业内技术评审专家的肯定,产品预计今年年底前正式交付客户使用。”王勇告诉记者,当前一些笔记本、电池以及码头集装箱厂家陆续联系过波塞冬,寻求AI机器视觉领域的深度合作。一些地方政府,也都给出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希望他们能够本地落户建厂,带动地方产业向人工智能领域升级。
跨学科技术应用有待破局
AI技术应用于零部件质检的蓝图是美好的,但因其涉及光学、机电学、人工智能、工业制造等多个学科和领域,自带高门槛,因此也已集中大批高学历的海内外人才。波塞冬的团队就体现出了跨界融合的意味。据介绍,该公司不仅拥有来自海内外知名院校的硕士及博士,而且团队成员均具备相关领域顶级机构多年的工作经验,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光、机、电及AI算法能力。
“中国AI视觉检测市场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潜力十分巨大。”王勇认为,“中国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对数据的利用也比较成熟,因而未来很可能会诞生全球AI机器视觉领域的巨擘。”他表示,对于AI机器视觉,无论硬件设备还是缺陷识别软件销售,抑或是售后大数据算法升级服务都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
在“工业4.0”发源地德国,奥迪有意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求在生产过程中彻底改变质检过程——如果有足够多的标记数据集,该系统也可用于喷涂车间或装配车间的质检工作。在中国,王勇目前最为遗憾的则是波塞冬作为初创公司,资源有限,难免会错失一些良机。AI机器视觉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契机,目前已不乏充满勇气的探路者,但也同样离不开资本助力和来自汽车行业的更多支持。
不远的将来,AI技术在零部件质检中到底能不能成为“神器”?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化的可行性才是最终的答案。
上一篇 上一篇:Achronix宣布推出Speedcore eFPGA IP
下一篇 下一篇:预售26-36万 比亚迪全新唐EV正式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