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全国技术能手有“三怕”

2018-04-12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 | 浏览量:


阎杰为加工零部件划线

        特级技师,“阎杰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 第三届湖北省首席技师……就是这样一个誉满行业的人物,46岁的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机加车间钳工阎杰,却一直自嘲自己是个“胆小”的人。
一怕 给别人添麻烦
        质量是个大麻烦,一出问题就需要审理,一审之后是二审,二审之后是三审。质量问题很操心,会不会报废?是原样使用还是返修?自己能不能搞定?需不需要他人协助?只是想象一下,阎杰都觉得麻烦,麻烦自己、麻烦别人。技术难题是更大的麻烦,吃不透技术,就意味着产品合格率不会高。但碰到技术难题,阎杰从不会“绕着走”,因为不弄通弄懂,下次麻烦依然是麻烦,还更闹心,好比考试遇到了曾做过的题,但自己不会。于是,“怕麻烦”的阎杰总是想方设法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
        条条大路通罗马,使用过高德地图的应该都有经验,从地点A到地点B,可能有方案1或者方案2;方案1过高速,节省10分钟;方案2不走高速,但总路程较少。同样,一件产品也有不同的加工方法。遇到问题,阎杰会先在脑中形成多种解决方案,综合比对后,再根据结点、加工条件等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案确定后是大量的尺寸计算,等所有的加工信息都汇集在阎杰脑中,并形成一个立体影像时,才是他实际加工的开始。
        “磨刀不误砍柴工”,阎杰相信这个千年古训。他有一本工作笔记,记载了曾经遇到的难题和改进方法。有了思路方法和经验的印证,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他往往能迎刃而解。
        就这样,怕麻烦的阎杰,技术上反倒越来越过硬,更实现了上班以来的二十五年零超差。就凭这个,阎杰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航天基金奖、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等多项荣誉。
二怕 在技术上落伍
        “熟能生巧,巧能生美,看阎杰工作有一种感官愉悦。”看过阎杰工作的人,都免不了这样称赞他。
        过硬的技术,是工作的需求。擅长大型零部件及复合材料类零件钳工划线加工的阎杰,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过硬的钳工操作技能,解决了生产加工中出现的大量技术难题,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他加工的零件往往外形尺寸大,结构复杂,很多都是关重件。它们后续加工的基准方位怎么定,具体怎么走刀,都看阎杰的线往哪儿划。这对阎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准的制定者”,他在技术上的追求从不松懈。
        随着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应用的不断推广,钳工和它们的亲密接触也越来越多。但在手工钻孔加工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时,特别容易出现进给量不易控制、在即将钻出口位置造成撕裂缺陷的问题。通过查找资料、反复试验,阎杰最终通过在钻头上固定定位套和硅橡胶垫的方法,来利用弹性材料的弹性作用力减少钻出时的进给力,从而改善提高了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的手工钻孔加工质量。此操作法获得了湖北省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奖。
        过硬的技术,也是兴趣的结晶。阎杰爱上网,但只逛专业技术论坛,且像生活里的寡言,是个“万年潜水党”,只看不说。阎杰爱上微信,可他的朋友圈消息是空白的,他关注了5个订阅号,都是“金属加工”、“机工刀具世界”等专业号。阎杰通过微信阅读论文,观看、下载机械加工视频,并和同事们一起分享。其实,阎杰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机械加工。结合科研生产任务,从解决日常加工难题开始,在技能比武赛场上过五关、斩六将,到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再到在国家级期刊发表独撰论文3篇,阎杰追求的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完美和极致。
三怕 好绝技绝活失传
         “一直以来,我始终记得师父的话,一两个人拔尖儿不可能有太大的贡献,只有大家都优秀了,才能保证产品件件是精品。” 对师父心怀感恩的阎杰,愿意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技术“不压箱底”传授给下一代。他在技术道路上的不断求索,也是怕自己能力不足,误人子弟。
        王文喜、史双元、史庆财是机加制造部钳工班的年轻人,也都是阎杰的徒弟。他们在备战“振兴杯”期间,都由阎杰负责教练工作。因为工作繁忙,他都是白天上班,晚上指导徒弟。徒弟的工具不够,阎杰便从外面借来一套高精度量具,使徒弟们在“振兴杯”湖北省钳工决赛中,分别获得第一、第五、第六的好成绩。
        不光是自己的徒弟,对周围同事的帮助和培养阎杰也是不遗余力。在他的指导下,参加第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的钳工刘德俊获得第四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参加湖北省第四届职工技能大赛的肖术华、陈越,分获钳工组第一名和第四名,被授予“湖北省行业技术能手”;在2012年7月湖北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王文喜荣获钳工第一名,被授予“湖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师父对我们的要求很高,有时候脸色也会不好看。但他教得特别耐心和细心。一个问题,他会告诉我们多种解法,并比较相互之间的优劣。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于师傅的传授,史双元深有体会。
        而谈起徒弟们,阎杰的情绪有点复杂:“他们我都带过,这是因为生力军太少!”虽然饱含着对钳工班未来的担忧,但阎杰明白这是公司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必由之路。阎杰在日记中曾写道:“目前公司科研生产任务繁重,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是新一代知识型职工思索的新方向和提升自己能力的新途径。”

阎杰为同行和徒弟传授技艺
 
        采访笔记:在阎杰 “三怕”的背后,其实是敬畏,对质量的敬畏、对技术的敬畏、对未来的敬畏。因为有了敬畏之心,阎杰才可以不断攀高前行!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