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高校办学不能被评估绑架
2019-03-15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澎湃新闻 | 浏览量:
丁烈云说,卸下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一职之后,他反而比以前更忙了。
退下行政职务后,这位年过六旬的教授还在继续做着他的研究,带他的学生。
现在,丁烈云致力于信息技术在工程建造方面的应用研究,研究方向是数字建造。他正在联合多个高校的教授专家写一套陈述数字建造的书。
“大年三十那天凌晨一点多了,我还在赶稿,大年初一那天7点半就起床写书。”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丁烈云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的身份赴北京与会。他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谈及了他的议案建议、他的过往和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知名校长李培根的继任者,丁烈云在过往面对学生的公开演讲中,延续了该校校长敢说、善言的传统。
去年6月,丁烈云最后一次以校长身份出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他用一句“漫漫人生路,并不是都能这般‘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告诫大学生用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起伏。
这番幽默的表达引起热议,他被该校的学生热情地称为“丁帅”、“云哥”。
【对话丁烈云】
人才竞争要有序,要做到“事业留人”
澎湃新闻: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你建议在武汉建立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科技资源聚合引领创新发展,你认为武汉具备哪些建成创新中心的条件和优势?
丁烈云:优势当然有很多。要把长江流域建设成综合性的交通枢纽,武汉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节点,包括现在正在提出的修建沿江高铁,如何实现水运、陆运、空运一体化,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物流体系是很重要的。
但仅仅是综合性的物流体系可能还不够,高质量的发展还是要通过创新来驱动,而不是靠资源要素来推动,不是仅仅靠土地的投入、矿产资源的投入、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所以如何把人才留在中西部地区,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大家要思考的。
武汉是有先天的条件的。湖北本来就是一个教育大省,也是科技大省,能够建设一些创新基地。创新基地是人才的“聚宝盆”,有了基地以后就有了事业,有了事业就能留住人。如果完全靠待遇留人,中西部地区肯定竞争不过东部地区。
未来,国家应该把科技的一些要素、一些创新基地布局到武汉、重庆等地,我认为这样才能够缓解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武汉、重庆等地建设科创中心有利于均衡发展,缓解这种不平衡发展中的矛盾,这也是国家实现重大战略的需要,也是武汉自身、湖北自身发展的需要。
澎湃新闻:在你看来,中部地区、华中一带的省份或城市如何去破解人才等资源上的不平衡,并进一步发展自身优势?
丁烈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事业留人,要营造一个创新的文化和环境,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的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来创新创业,这比什么都重要。
沿海城市的工资高,但同时生活成本也很高。为此,武汉还是有自身的优势,比如,生活条件比较好,生活成本相对于沿海城市也是比较低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为这些年轻人、这些人才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展示他们才能,实现他们的事业和梦想。
所以要在武汉建立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通过创新中心的建立,来实现生产创新要素的聚集,通过创新要素的聚集,才可以吸引新型人才留下来。
前两年,武汉提出来“两个100万”,100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吸引100万的校友回来投资创业,现在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武汉、在湖北就业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绝对不能把这些留在武汉的大学生、年轻人看作是资源的消耗者,他们更多的是事业的、资源的创造者。
澎湃新闻: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之前,武汉市推出了新的人才引进政策,你觉得这些政策能为武汉带来哪些推动作用?全国各地都在吸引人才,你怎么看?
丁烈云:人才竞争应该更多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应该有序地进行人才竞争,不能无序竞争。各个城市应该更多地去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比如,在武汉光谷,创新创业的年轻人非常多,和原来相比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创新要素的聚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政策布局的聚集,另外一种则是创造比较好的条件和环境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聚集,一个是政府力,一个是市场力。武汉市有很多研发和创新基地,一种类型是国家的一些创新基地布局在武汉,布局在湖北。还有一些世界500强的大企业,他们的研发基地也会在武汉落户,他们都是人才的蓄水池。
武汉市有比较好的投资环境,原本布局在沿海城市的研发机构开始落户武汉,光谷附近就有华为的研发基地,目前有一万多人。那些原本是在沿海城市的研发机构选择搬到武汉,就是因为武汉拥有良好的条件,大学生特别多,生活成本也不是很高,所以他们的研发成本、开销就相对低一些,但是智力资源并不会减弱。
高校办学不能被评估绑架,不能急功近利
澎湃新闻:作为华中地区最著名的两所部属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人才、资源及现在“双一流”建设等方面,都有竞争与合作,渊源已久,你认为这两所高校目前是怎样的关系?
丁烈云:我觉得更多的是合作。首先这两所学校的学科结构本身就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互斥的关系。武汉大学以文理见长,华中科技大学是工医见长,我们都是综合类大学,但特色不一样。作为湖北省的高校,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都在为湖北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贡献,因此,哪怕是在科技成就方面,也都是互补的态势。
媒体上、网上反映的“竞争”,我觉得更多是一种善意的表达,而不是因为存在竞争就成了对立的关系,我们希望两所高校都发展得很好。在“双一流”建设方面,两所高校也都是在加大投入。
澎湃新闻:今年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认为“双一流”高校的名单应该是流动的,能进能出,这引起网民的热议,对于这种建议,你怎么看?
丁烈云:首先我对名单本身就没兴趣,名单的评定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则,但再好的规则,都会有不足,有时候也会有遗憾的地方。学校的学科质量如何,我觉得学校自己最清楚,教授们最清楚,将“双一流”的建设计划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机遇是应该的,但还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布局自己的学科。
比如,“双一流”名单中没有把我们学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列进去,但我们学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在最后评估的结果是A+,在第一梯队中。在“双一流”结果出来之前,学校就进行了布局,除了生物医学工程没有评上以外,其他的结果和我们的名单几乎是吻合的,我们没有等名单出来以后才再去建设。
“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契机,但学校一定要清楚,哪些是我们的优势学科,我们应该怎么去发展自身优势,怎么去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去布局我们的学科。
澎湃新闻:“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之后,对于很多高校来说是很好的一次机会,因为有更多的财政、人力及各种教育资源的支持,如果这个名单流动起来,很多人关心的就是,假如学校在之后的考核中被名单剔除了怎么办?这种流动会不会带来一些问题?如何保证对“双一流”建设考核的科学性?
丁烈云:我认为更多地应该通过市场来考核,通过用人单位来考核。如果完全通过行政力量来考核,是不太合理的。各个学校的特点不一样,导致评价标准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比如,人文社会科学占优势的学校,怎么去考核,理工占优势的学校,怎么去考核。
按照论文来考核有一定合理性,但论文写得好,就是好学校吗?这也不一定。我一直认为,考核应该看两点,一个是学科的贡献,一个是学校的贡献。首先,学术论文要写好,要有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杂志上的文章,这是基本的学术规范,整个国家和全世界都是这么一个评价标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国家的实际贡献,我们虽然说不出来,但地方经济的发展最能“说”清楚。
比如,有了华中科技大学,才有了中国的光谷,这是我们提出来的构想,很多成果都是来自光谷,成果转化得非常好,反过来,中国光谷又为华中科技大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使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电学科成为了中国的一流的学科。
澎湃新闻:也就是说,考核标准需要直面市场的反馈与学校自身的实际贡献?
丁烈云:没错。其实按照论文去考核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各种评估也都很重要,但是学校不能被这些评估绑架,还是要做自己该做的,有些研究可能这五年没有什么样的成果,但是十年磨一剑,十年之后可能会产出更大的成果。如果为了应付每五年的评估的话,或许就失去了办学的方向,办学是不能急功近利的。
谈简称争议:“华中大”由来已久
澎湃新闻:华中科技大学的简称似乎经历过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华工”“华科大”到最近官方力推的“华中大”,前段时间,地铁站命名的问题也因此引起了热议,你是如何看待的?
丁烈云:简称多了以后,会分散学校的品牌宣传,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一个企业的宣传,如果企业的名字、产品的称呼不稳定,外界就搞不清楚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宣传的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我想,我们能不能再把学校的简称统一起来。
过去外界一般都认为简称“华科大”是约定俗成的,包括媒体都是这么称呼的。但实际上,2000年的时候,学校的官方文件就把“华中大”定为学校的简称,还写进了学校的章程里,而章程是通过反复的讨论,通过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校党委来进行审批的。如果简称要改,章程也要变,这需要全校再来进行讨论。如果有必要,我觉得花精力去讨论是可行的,但这个事情最后没有进行下去。
地铁站的命名不是校方改的,因为跟学校没关系,地铁到什么站叫什么名字,地铁公司不会去问我们,他们只会问我们官方简称是不是就叫“华中大”。其实,我们学校的英文名字从来都没有变过,从华中工学院到华中理工大学,再到如今的华中科技大学,英文名都是以“华中”开头,从来都没有变过。
澎湃新闻:你卸任校长一职后,主要在开展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丁烈云:我已经到年龄了。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我现在反而比原来更忙,更多的是安排我自己主要从事的业务方面的一些研究。
我现在的工作一个是做研究,一个是带学生,主要从事信息技术应用在工程建造中的研究,主攻研究方向是数字建造。这里我没有提智能建造,因为首先要数字化以后,才有智能化。
前几年我非常关注“中国建造”,高速的工业化带来了“中国制造”,高速的城镇化也引发了“中国建造”,但大家更多关注制造,没有关注到建造。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发展是这两架马车拉动的,“中国制造”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路径,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但“中国建造”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路径。
我认为,“中国建造”也应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也应该把握现代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也应该把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和建造进行深度的融合,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所以建议国家层面制定“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战略,我提前几年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马上有11本书要出版,其中一本是我写的《数字建造导论》,其他十本由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一流专家来写。
为了这套书,大年三十那天凌晨一点多了,我还在赶稿,大年初一那天,7点半就起床写书。此外,我还在中国工程院一个有关“中国建造”的项目中担任负责人。
澎湃新闻:你能简单地介绍一下目前所研究的“中国建造”吗?
丁烈云:“中国建造”的思路是以绿色建造为目标,关键是要环保、要健康,以工业化为产业路径、以智能建造为技术依托形成的发展战略。
月球基地建造是我们的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已经发表了一篇文章。登上月球后要考虑建基地的可能性,建基地要进行考查。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原位建造”,因为不可能带材料上去,成本太高,能不能直接利用月球上的材料进行建造? 这些话题都是很有趣的,我的学生都很愿意和我一起去做研究。
上一篇 上一篇:湖北“最牛的”两所中学,被称为清华北大的“人才输送机”
下一篇 下一篇: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火力全开却一将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