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研制的多种卫星为抗洪救灾助力
2020-07-17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 | 浏览量:
近日,每天清晨和傍晚,高分三号卫星都会准时飞至我国上空,拍摄洪涝灾害下的南方地区图景。
卫星拍摄3个小时后,我国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即可获取到当日对地观测应急数据,结合历史数据分析研判,协调统筹各地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执行此次应急保障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早在一个月前便接到了应急管理部的相关需求,开始对南方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进行持续对地观测。
截至7月13日,该中心共调用包括高分一号、高分三号、高分六号在内的5颗高分系列卫星,共计拍摄73次,共享有效数据248景。
该中心遥感运行事业部用户服务室主任陈卫荣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陆地观测卫星持续发挥“天眼”优势,不间断提供应急保障服务。
在此次任务中,被调用的卫星每天至少会对受灾地区进行两次应急拍摄。回传数据经处理后,通过专线第一时间推送给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以及受灾区域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为抢险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针对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受灾严重的地区,特别是鄱阳湖、太湖流域、黄山市等区域,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统筹资源、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监测。
7月9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发生决口漫堤。次日上午,应自然资源江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请求,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启动应急监测,第一时间整理了灾前数据6景,并对灾后高分三号雷达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开展灾后水体范围提取工作。
江西鄱阳昌江区域7月3日水域范围提取图
陈卫荣介绍,此次自然灾害应急监测遥感数据向全社会开放,各单位、团体可向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提出申请,登记备案后即可下载数据。
在本次对地观测任务中,高分三号卫星大显身手,卫星成像39次、获取有效数据118景。高分三号卫星于2017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被誉为“天眼神探”。
江西鄱阳昌江区域7月12日水域范围提取图
不同于其他光学遥感卫星,高分三号卫星不受风雪云雨天气条件的限制,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穿透云雾直达地面,又通过地物反射后返回卫星,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此前高分系列卫星曾多次为台风、地震、森林火灾救援提供支持,并在此次洪涝灾害监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了解,高分系列卫星数据主要存储在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服务平台上,该平台既可提供高分辨率、大尺度的实时对地观测服务,也可调用近20年的历史遥感数据,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为抗洪救灾、灾害预测和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撑。
除此之外,航天科技所属多家单位共同发挥技术优势,为抗洪救灾贡献航天力量。中国卫通鑫诺卫星公司积极回应社会需要,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多地发生泥石流、塌方之际,克服疫情期间生产运输等困难,加紧组织生产了多套“鑫远眺”陆地机动服务产品,并紧急运送至独龙江灾区,帮助灾区快速建立宽带卫星通信链路,提供安全可靠的宽带应急服务。
八院研制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为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服务,现已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监测等领域。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利用风云三号等卫星资料,对洞庭湖、密云水库等重点湖泊水库水体进行监测,已发布25期水情监测周报。
上一篇 上一篇:计算机视觉技术帮助机器人更好抓取透明物体
下一篇 下一篇:中国首款!超迷你摊铺机RP355落地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