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科教动态 >

无人机喷农药 抓住叶子“翻身”时机

2017-12-08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每日新报 | 浏览量:

        近日,天津大学齐俊桐教授团队制造的无人机“一飞”迎战羽毛球世界冠军鲍春来,并获得胜利的消息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近日,记者专访了天大80后的博士生导师齐俊桐教授,为大家讲述了这场挑战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赢下鲍春来 胜负只在0.3秒间

  在12月1日播出的《机智过人》节目中,人工智能无人机“一飞”闪亮登场。相对于需要飞手操控的传统无人机,拥有了人工智能系统的“一飞”不再需要飞手,可以自主实现精准定位,主动避开速度非常快的障碍物。为了检验“一飞”的能力,节目组请来了羽坛名将鲍春来。鲍春来曾打出过时速300公里的高速球,面对强大的对手和测试现场错综复杂的电子环境干扰,“一飞”只有0.3秒左右的极限时间进行躲闪。

  “一飞”来自天津开发区的科技企业一飞智控,这家公司专注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制造。据科研人员介绍,节目中展示的无人机,是他们团队单独定制的,因为在日常情况的室外作业环境中,很少出现羽毛球这种极限速度的物体。团队专门为无人机安装了双目摄像头,它类似于人类眼睛,可以识别目标并获取目标的深度等特征信息。“在节目预录制的过程中,鲍春来的球速远远超过我们找的运动员测试速度,一次扣球当场打中了一架无人机,直接导致 炸机 ,当场报废,这让我们非常紧张。”齐俊桐说,随后便紧急进行二次调试,终于在正式测试扣杀中,“一飞”完美躲过了鲍春来的10发“子弹”,并凭借着这场胜利进入最终的人工智能年度盛典决赛。

  说到挑战羽毛球冠军的初衷,齐俊桐告诉记者:“一方面让全国观众了解无人机和无人机智能的发展阶段,让大众也能明白无人机有哪些用途,以及无人机未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改变。另一方面,请世界冠军对一飞的核心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检验,请最强人类检验我们的核心技术,也为下一步的技术调整和进步指明方向。”

  从小梦想飞翔 与无人机“结缘”

  出生于天津的齐俊桐是一个“80后”,他毕业于天津大学,2009年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回到天津大学,任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俊桐从小就对飞行很感兴趣,上初中的时候觉得飞行员特别帅,很爱玩飞机游戏。上了高中以后,齐俊桐想报飞行员,但是因为近视被刷下来了。他转而希望生产或研发飞机,报考了天津大学学习自动控制,选择飞行控制的课程,研究生又选择了当时无人机的摇篮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继续从事无人机方面的研究。

  “研究无人机的这些年里印象最深的就是2013年参与芦山地震救灾救援。”齐俊桐说,当时他们利用无人机在做搜救的工作,当地的老百姓放下了手上的饭拿出手机拍照。“他们对这样的技术非常的期待,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信任,这让我深有感触。”在这以前做无人机可能更多的是源于兴趣,那之后更多的是源于责任。

  颠覆传统模式 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齐俊桐团队自主研发出自适应飞控算法,可以将复杂环境感知的多传感器数据,导航技术,多余度、高可靠飞行控制技术及先进控制算法相互融合,应用到各式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上,相当于为无人机装上了“大脑”,能帮助无人机在尽可能少的人为干预下自行完成各种任务,颠覆当下依靠飞手遥控操作的工作模式。节目中展示出的躲避障碍物的技术,已被成功应用在了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电路巡检等商业领域。

  在今年的农业作业季里,齐俊桐团队的智能无人机飞往全国29个省份,为超过100万亩作物喷洒药剂。智能无人机喷洒农药飞控系统不仅从温度、湿度、保存、防水等方面达到了工业级要求,而且能够适应田间的恶劣环境。无人机喷药能够“抓住”风将叶子吹翻的时机,给叶子的背面施药。此外,齐俊桐团队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结合,研发了全国最大规模的空中无人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百思智云”云平台,该平台既可以为厂商等团队提供大数据服务,还可以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参考思路。在今年4月至8月的农业作业季期间,该平台收到了超过8000多万条有效数据。智能化无人机还可以代替人工进行长距离、复杂环境的巡检工作。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 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我非常庆幸能生活、工作在这样一个鼓励创新、尊重科技的科技创新环境中。”齐俊桐表示,要以工业4.0智能制造为目标,给无人机装上飞控大脑,将其应用在农业植保、农村物流配送、电路巡检等领域。将人从复杂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大大提升作业效率,造福人民群众。“这也是我们的初心。”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