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和治理“舌尖上的谣言” 质量保障体系须加强
2018-10-19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 浏览量:
随着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普及,传播信息的媒介越来越多,传播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敏感心态,围绕食品安全制造虚假的各类谣言,欺骗公众,扰乱公众的消费判断,损害食品生产企业声誉,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成果。据相关数据显示,“舌尖上的谣言”占网络谣言的45%,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为避免“舌尖上的谣言”对食品安全正常的监管工作和整个食品行业造成干扰和冲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来防控和治理谣言,营造健康的食品产业发展环境和消费环境。
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以“预防为主、风险管理、过程控制、社会共治”为原则,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从根本上铲除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刺激因素。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质量保障能力建设,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三维码”等技术,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实现风险分析自动化,监督管理网络化,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强化食品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与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支持企业开发应用全产业链的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覆盖。
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者质量管理制度,推进企业落实自查和报告制度、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出厂检验制度、安全信息追溯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督促食品企业守法、自律、诚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完善法规制度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依法治理食品安全谣言。
政府部门应修改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和出台有关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以及食品安全谣言应急预案等法规和制度。在确保不限制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划分好不实谣言与网络言论自由的界限。
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谣言的防控和治理负总责,落实属地责任。
严格执法,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及时识别、收集食品安全相关谣言信息并追踪信源,对造谣者和恶意传谣者依法处罚和惩治,并对处罚结果在权威媒体上公布。
健全各部门协同机制,协调和组织农业、卫生计生、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中,各司其职、信息共享、工作互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健全信息公开系统
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和通畅的信息公开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准确、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对外公开,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了公众的认知水平。
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增添食品安全谣言栏目,在食品安全谣言发生的第一时间,网站上的热点新闻要实时动态跟进政府部门及专家对谣言的论证和权威信息,科学引导公众辨别谣言。
建立政府与媒体间有效合作机制,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辟谣工作,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等舆论渠道同步发布食品安全事件的真相,提高公众认知。
重视自媒体建设,大力推进政务微信、微博,适时发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和风险信息,快速回应食品安全谣言事件,及时公开政府部门和专家科学监查和论证没有事实根据或者缺乏科学依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使之成为了解谣言事件最新进展的又一权威渠道,以便及时、准确、客观的引导舆论导向,遏制谣言的大肆扩散。
完善食品安全谣言举报体系,不断拓宽举报渠道、平台,增进公众与政府间的沟通与交流。
倡导社会主体参与
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食品安全谣言的防控和治理,通过社会共治来凝聚成强大的社会合力,挤压食品安全谣言流传空间。
政府作为监管主体,要积极组织调查,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开事实真相,回应公众关切,把握在处理食品安全谣言事件中的主动权。
企业作为辟谣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在谣言出现的第一时间进行辟谣,通过企业网站、新闻发布会等途径将事实真相公布于众,安抚和缓解公众的恐慌心理和情绪。合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并及时制定应对措施来降低谣言对自身乃至整个行业造成的损害。
公众作为谣言的传播对象,要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多看多学科普知识,理性辨识谣言,避免受到谣言的欺骗和蛊惑,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发现谣言及时向有关部门或涉及的当事企业反映。
媒体作为谣言传播的介质,要严格审核涉及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信息,一旦发现有缺乏事实根据或科学依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在网络或其他载体上传播,应立刻将其删除,切断谣言的传播途径。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形成企业“产”安全、社会“讲”诚信、公众“树”理念的食品安全观,营造社会互信氛围。
建立跨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用档案系统,推进信用等级评审。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探索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档案,搭建诚信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企业诚信信息。建立诚信报告、失信黑名单披露制度,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全社会诚信氛围的形成。加快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与现行的个人征信体系有效对接,对于制造谣言者或恶意散播谣言者,一经查实,将其记录在个人信用体系中。
大力开展科普宣教
重视媒体宣传引导作用,构建正面舆论导向,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普及,引导公众理性辨别食品安全信息的真伪。
要增加公众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正规渠道,在各大食品类网站、报纸、电视、广播、微信等媒体上开辟食品安全宣传栏目,及时向公众发布食品安全权威信息。
加强食品安全相关常识的科普宣传,以生活社区为单位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手册,面向社会公众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大课堂、科普巡回展、科普宣传站,为公众提供生活常见的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信息真伪的认知水平和辨识能力。
探索建立政府、学界、行业、媒体、公众间的协同机制,共同组织和参与科普活动,定期开办以政府为主导、由学界专家和行业企业家构成、公众参与互动、媒体导播的食品安全科普公益节目,通过专家科学权威的讲解以及公众的亲身体验来教授社会公众如何揭穿谣言。
上一篇 上一篇:塑造核心竞争优势 释放“硬科技”发展潜力
下一篇 下一篇:锌萃取、湿法炼铅两项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