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亟需回归初心

2020-10-26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未知 | 浏览量:

  五部委提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燃料电池中重型汽车示范应用,无疑释放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发展的积极信号。

  事实上,从去年年初氢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的提出,再到今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中提到“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新模式,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热情持续高涨,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竞相抢跑。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相继出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可以说,政策的引导与推动,成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现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实,不止是燃料电池汽车,从纯电动、混合动力乃至增程式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每一步,无不与政策的深度参与紧密相关。因此,大多业内人士将新能源汽车市场定义为政策导向型市场,政策的风向一旦改变,市场上闻风而动者不在少数,见风使舵者更是层出不穷。

  毫无疑问,宏观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助力是为了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借助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东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蓬勃发展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痛点。此前,纯电动汽车市场“大干快上”,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缺乏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遗憾的是,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短板依然存在,部分汽车企业难以摆脱补贴依赖。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数月处于下行通道,更是引发了行业内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深刻反思和探讨。

  因此,对于躬身入局的业内参与者而言,抓住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的政策契机固然重要,但保持企业的行业理性以及可持续的战略规划,实现企业和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健康发展则尤为关键。面对行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各家企业还需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整车和关键核心零部件成本降低,进而破解产业化中的难题,持续的创新能力、领先的技术以及可靠的产品,才是企业发展的“本心”,也是未来企业在拥挤的新能源汽车“赛道”突围的关键。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