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顾总结2021年工业行业发展和行业协会工作,展望2022年工业行业发展前景,2021年12月24日,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合肥召开2021年全省工业行业协会座谈会。来自全省主要工业行业协会负责人、各市工经联负责人、部分工业企业负责人共15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安徽省工经联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胡斌主持。省经信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徐文章,省工经联会长张德山,省工经联原会长黄岳忠、安进等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徐文章通报了2021年全省工业发展情况,他说,2021年,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省经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高举制造强省、民营经济、数字经济“三面大旗”,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发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加速推进,主要工业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长10%左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工业发展呈现五个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步子稳”。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同比增长10.9%,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1位;两年平均增长8.1%,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全省有14个市工业实现增长,其中有9个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合肥、六安和宣城市增速居前,分别增长20.9%、16.9%和16.6%。41个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近七成。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十种有色金属、汽车等主要产品产量总体保持较快增长。
二是高质量发展“成色好”。1-10月,全省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万亿元,增长20.4%,预计全年规上工业规模将站稳四万亿台阶;实现利润总额2258.6亿元,增长27.3%,总量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随着减税降费、税费缓缴、保供稳价等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工业企业成本上升压力有所缓解;1-10月,全省工业企业百元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同比分别降低0.2元、0.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2%,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在盈利能力提升支撑下,企业研发投入增长45%。
三是优势产业“动力强”。电子信息、汽车、医药等优势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近四成,在为工业稳定恢复的“动力源”,这是安徽省工业能够在2020年疫情情况下快速复苏、争先进位,2021年稳定恢复的根本所在。其中,电子信息行业已成长为全省第2大行业,1-11月增长36.2%,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4.7%;汽车行业增长20.3%,高于全国同行业14.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7%;医药行业增长24.2%,贡献率达5.5%。
四是企业发展“活力足”。1-11月,全省新增民营企业超30万户,新培育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00户,新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9户,数量居全国第8位。千方百计稳定各类市场主体,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1-11月全省共新登记102.5万户,同比增长9.6%;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53万户,同比增长12.5%。自2017年以来,178家皖企先后登陆央视“精品安徽”主题宣传,收看人次超400亿,占收看电视总人数近80%;一批安徽优质品牌走向全国,提升了安徽制造和安徽品牌形象。
五是相关指标“匹配优”。从用电情况看,1-11月,全省工业、制造业用电分别增长13.1%、17.1%,反映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活跃度仍处于较高水平。从制造业PMI看,11月份,全省制造业PMI为50.2%,连续21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表明当前全省制造业经济总体向好势头不变。从制造业贷款看,11月末,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8.5%,高于全部贷款26.4个百分点;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全部制造业贷款比重达35.3%,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反映安徽省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在加大。
座谈会上,省机械行业联合会、省煤炭工业协会、省半导体协会、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发言,介绍了2021年工业及企业发展情况。有关专家作了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