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记者探访了即将运行通车的北京丰台站。作为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客站,北京丰台站于2018年9月1日开工建设,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拥有17台32线,最高聚集人数1.4万人,站房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中国国内首座双层车场设计的大型车站,目前已进入开通倒计时,在西三环与西四环之间,北京丰台站这座新地标拔地而起。
1
北京丰台站成为又一重要交通枢纽
走进车站大门,便可以看到充满科技感的LED屏幕以及排列整齐的候车座椅,搭配上以“丰收、喜庆、辉煌”为主色调的麦穗黄色设计风格,使整个车站显得气势恢宏,大方稳重。在候车和公共区域,还配有美观的“碎石壁画”,不仅展现了北京地标性的建筑,还使得整个站房美观舒适。
北京丰台站站房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设计规模为17台32线,采用双层车场布置,其中地面普速车场规模为11台20线,高架高速车场规模为6台12线,车站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最高聚集人数共计14000人。北京丰台站采用双层车场的设计理念,对于站房本身既节约土地,同时提质增效;对于城市,集约整合交通资源配置,可节约城市交通基础建设成本。
从交通枢纽的角度看,北京丰台站具备先进、完善的立体交通换乘功能,更好地疏解人流,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强交通接驳的能力,多元化的功能组成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引领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从智能人性化的角度看,通过以“绿色建筑”为目标进行规划与设计,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舒适室内环境”各方面着手,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落实绿色设计技术措施。利用信息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旅客出行提供便捷的智能化服务,打造智能车站。
北京丰台站建筑造型以丰台地区古为金朝的拜郊台为设计理念,取“筑台建城”之意。同时,方形建筑形体坐落于方形台基之上,整体中轴对称,采用两侧裙房建筑略低、中央建筑高起、屋檐出挑深远的建筑形态,立面设计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与中国古建三段式相契合。整体外幕墙采用深浅不一的麦穗黄色陶板实体墙面开深窗的形式,追求坚实的建筑体量的效果同时,又满足了内部功能房间对自然采光通风的需求,同时还达到了一定的遮阳效果。
记者在探访中看到,普速出站厅位于地下,分南北两个出站厅,出站路径两侧墙壁立柱布置有窗格装饰,述说着前门历史、节庆民俗、胡同传奇等北京文化故事。整体室内设计地面、墙面、立面幕墙、吊顶等设计汲取北京传统建筑丰富的建筑元素及符号,创造出丰富的建筑室内空间效果,诠释历史的传承,大方稳重。
2
创新设计 科技赋能 百年老站换新颜
“双层车场结构顾名思义,上面是高速车场,下面是地面层普速车场,旅客在中间夹层换乘,如何减震降噪成为我们设计之初的关注重点。”中国铁设北京丰台站项目总工程师马辉说,“为了减少双层车场布置给旅客候车带来的震感,在结构柱与梁之间安装阻尼器和钢支座,犹如在高架候车层顶板上装置“缓冲气囊”,有效减小高速车场给旅客候车带来的震感。”
通过在地下室墙面、顶面,10m层结构顶板面喷涂无机纤维保温吸音材料,增强建筑结构消纳吸音效果。“在装修材料选择上,站房挑檐、南北进站大厅及高速车场顶部吊顶采用穿孔铝型材折板和带穿孔背衬板的铝合金条板,提升建筑艺术美感的同时最大限度消纳列车运行给站内空间造成的噪声污染。”马辉说。
在候车大厅,楼上跑高铁、楼下跑普速,旅客能通过玻璃幕墙看到飞驰的列车进出站。北京丰台站站房整体形成十字型屋面,同时将中间位置的站房屋面拉开,设置一条屋面采光天窗带,形成中央光庭,解决高架车场及高架候车厅的自然采光问题。行走其间,可以看到两侧是飞速行驶的列车,柔和的阳光透过间隔分布的采光天窗带倾泻而下。“通过双模式无电照明系统的平板型采光器把自然光、太阳光引到候车大厅室内进行照明,还配套夜间补光装置,无论阴雨天还是夜晚都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照明。”马辉说。预计整体节能率可以达到10%以上,每年可节省用电量约95万度电,减少碳排放900余吨。
百年老站换新颜,双层车场结构、裸眼3D显示屏、中央光庭等科技感十足的设施让这座老站在高科技赋能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地铁10号线连接丰台站的换乘通道已经完工,车站开通后,市民坐地铁能直达丰台站地下空间。未来16号线开通后,丰台站将实现地铁“双线换乘”。
据悉,北京丰台站是我国首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车场重叠布置的大型客站,将承担京广高铁、京港高铁以及丰沙、京原、京沪、京九线及市郊铁路等的始发终到作业,与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等北京铁路枢纽深度融合。北京丰台站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完善北京地区路网结构,提升旅客运输能力,助力首都现代化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下一步,丰台区也将继续着眼于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推动丰台站及周边配套市政工程建设,加快丰台站组团综合开发,推动站城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