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发展环境 江西省把中小微企业引向“专精特新”
2017-06-28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 | 浏览量:
6月27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西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工信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要求,结合实际,从认定培育入手,聚焦政策资源,加强引导扶持,创新工作机制,初步探索出一条以“专精特新”发展为突破口,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路子。2014年至今累计认定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14家。
中小微企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2016年江西省注册企业户数54.8万户,工商个体户162.8万户。全省共有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9901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98%。
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3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3.3%,增长8.6%;完成增加值60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7.3%,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19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2%,增长9.4%。201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5321.38亿元,同比增长9.7%,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193.9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0.7和0.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非公工业继续保持了良好运行态势: 1-5月,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37.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3.8%,同比增长10%,增速比全部工业企业高出0.8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增加值1283.09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全部工业企业高出3.5个百分点。
1-5月,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534.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3.7%,同比增长10.0%,与1-4月持平,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1.2%,拉动工业增长8.3个百分点。
夯实政策支撑体系
党的十八以来,江西省围绕贯彻落实国发14号和国52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出台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措施,进一步夯实了中小企业政策支撑体系。如,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作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江西省工信委制定了《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江西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江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办法》、江西省创业大学培训辅导管理暂行办法》等。
江西省工信委还与财政联合制定了《江西省小微企业创业园创业风险补偿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暂行)》《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试行办法》。
其他职能部门也出台相应的落实文件。如,江西省地税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30条》,江西省银监局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科技部门在强化技术创新支持、人保部门在加大创业和人才引进扶持、海关在强化通关便利化,工商部门在落实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方面都推出了新举措。
全省11个设区市基本都制定有关落实政策意见的文件。如,南昌制定了支持工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2条,九江制定了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7条,赣州市制定了《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办法》。
在出台的政策同时,也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2012年-2017年累计安排省本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37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主要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体系构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股份制改造,融资风险补偿,人才培养等。
引领专精特新发展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发展战略专一化、管理及生产精细化、产品或服务特色化、技术或经营模式创新化”等鲜明特征,能够在产品、技术、业态和经营方式上代表细分行业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
对获得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西省通过整合资源,强化措施,创新机制,从培训辅导、技术改造、多渠道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成果转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实施重点培育。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成果转化,量身定做一企一技技术创新项目,协调财政厅,从省本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一企一技”技术创新示范项目进行奖补,三年来累计奖补企业项目208个,资金总额5070万元,引导项目企业技术创新投入5多亿元。
通过上述举措,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效益、装备管理水平、市场专注和持续创新指标明显提升,成为江西省中小企业发展重要生力军。2016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4000多万元、利税300多万,85%以上企业设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国内前列的产品达100多个,取得授权专利数300多项。
完善服务平台建设
近年来,江西省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工信部等七部委《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10〕175号)和工信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从推动本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的培育,优化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了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改善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目前,江西省有14家国家示范平台,省级示范平台40家,市级示范平235家。2016年度各级示范平台为8万余户中小微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培训中小微企业负责人、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3万余人次,提供各类检验检测6万余批次。建成了 “1+10+22”(1个省级枢纽平台+10个设区市综合窗口平台+22个产业窗口平台),各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完成了批复建设方案。截至2016年底,各平台聚集各类服务机构1679家,服务中小微企业9万余户,培训中小微企业负责人、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4万余人次。
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打造创业创新载体。目前,江西省已有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含省级小微创业园)35个,入驻小微企业2600家。其中,2016年新增认定6个省级创业创新基地。推荐九江恒盛科技园、江西淘鑫电商基地等4家基地晋升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实现了“零”的突破。
营造创业创新氛围。2016年10月至12月,江西省工信委与江西省非公办联合主办了2016江西创业创新大赛(首届),打造项目征集、辅导优化、路演竞赛、创投对接等完整服务链条,“十强”项目达成投资机构邀约金额13.51亿元。
破解创业融资难题。江西省工信委积极与相关金融机构建立合作推进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政银企对接活动。2014年,设立运行小微企业创业园创业风险补偿引导基金,通过有限补偿风险代偿模式,与小微企业创业园合作,撬动放大合作银行资金,帮助全省小微企业创业园内的初创期、轻资产小微企业解决低门槛、低成本的创业资金需求,提高小微企业创业成功率。2016年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与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签订了政银合作协议,共同推出了中小企业融资专属产品“中小通”,叠加风险贷款支持,未来五年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对省内中小企业投入新增百亿授信额度,提供低门槛、低成本、快通道的一揽子优惠金融服务,截至今年5月末,已为443户企业放贷24.55亿元。
着力提升企业素质
江西省通过创业大学、上市集训营等平台,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和打通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智力支持。省、设区市两级创办了各具特色的创业大学,入库的创业导师200余名,累计培训一年制学员企业18000家,开展创业服务活动6000余次。
2015年9月,江西省工信委与省政府金融办、省证监局共同启动了全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暨集中上市培训辅导活动,先后举办了11次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暨集中上市集训活动,为100多家拟上市参训企业讲授了丰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知识,参加集训学员企业中已有90家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有17家在新三板挂牌。
围绕关键环节精准发力
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江西省目前正在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发展路径,围绕中小微企业成长链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素质,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如,探索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机制,重点引导、支持和培育一批规模以下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2017年完成培育新增1000户小升规企业目标。
打造一批在细分领域核心竞争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隐形冠军,力争2017年培育50家左右成长性好、市场占有率高、质量品牌过硬、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
培育打造中小企业创新集群。依托省内产业特色明显的省级产业基地,重点引导集聚一批中小企业配套产业,促进建立与新经济相吻合的产业和服务体系,培育发展中小企业创新集群。
组织省内50家左右中小企业参加工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帮助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与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积极推进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计划(2016年-2020年)》,在政策协同引导、金融支持、重点领域跨境撮合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培育10个左右“互联网+”、智能制造、新消费、创意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经济领域的小微企业孵化器。
继续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集训营活动,通过组织试点企业开展以集中授课、专题讲座、沙龙研讨、交流考察等形式,为参训企业提供股改上市全方位辅导,促进更多非公中小企业上市挂板。
图为正在发展中的江西省某中小企业制造车间一角。
上一篇 上一篇:呈现“三大红利”江西新经济蓬勃发展
下一篇 下一篇:甘肃举行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