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023年中国甲醇产业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甲醇产能达到10041万吨/年,突破1亿吨大关。大会同期公布了2022年全国甲醇产量20强企业名单,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甲。
2022年全球政治经济错综复杂,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国内原料成本高企与市场下行压力并存,我国甲醇行业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发展取得成效。
产能总量突破1亿吨。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甲醇已经成为我国除炼油外,第二种产能规模在1亿吨以上的石油化工产品。
从增速分析,产能同比增加3.1%,增速降低了3.5个百分点,净增298万吨/年,这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去年百万吨及以上项目仅内蒙古久泰一套装置投产。产能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受国家能耗管控政策影响;另一方面是甲醇市场持续低迷影响投资热情。
从新增产能原料类型分析,以焦炉煤气为原料项目明显增多,近两年新投产装置有十套之多,合计产能超过200万吨/年,既优化了甲醇产业结构,也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方向。到2022年底,全国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的甲醇产能为1258万吨/年,占总产能的12.5%。
产量增速有所放缓。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甲醇产量为8022.5万吨,同比增长3.3%,增幅为五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与甲醇产业链景气度不高直接相关。
据顾宗勤分析,煤头产量为6794.1万吨,占总产量的84.7%,同比增长2.2%;焦炉煤气制甲醇产量为726.2万吨,占总产量的9.1%,同比增长20.3%;天然气制甲醇产量保持稳定,占总量的6. 3%。在煤制甲醇中,采用新型先进煤气化技术的煤单醇装置产能7228万吨/年,占总产能的72%,同比提高了6%;产量达到6570万吨,占总产量的82%,同比提高了3%。
顾宗勤指出,规模在100万吨/年以上的大型装置的产量为4415万吨,占总产量的为55%,增幅为6.2%,大型、高效煤制甲醇装置的主体支柱作用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这部分产量的增速一直保持在9%~20%左右,2022年是近年来的最低值。百万吨级以上装置大多与烯烃配套,其产量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与烯烃市场利润下降有关。
煤价上涨进一步压缩甲醇利润空间。顾宗勤分析指出,2022年甲醇平均价格为2661元/吨,同比上涨5%。这一价格水平与往年相比并不算低,甚至是近十年来的第二高位,仅比行业整体效益较好的2018年低152元/吨,但企业盈利情况却相差甚远,呈现为甲醇价格高却不赚钱的现象。
从成本端分析,我国甲醇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煤炭,而煤炭价格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一直高位运行。以烟煤为例,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烟煤的平均到厂价为1373元/吨,在2021年的高价位基础上又上涨20%,涨幅远超甲醇价格的上涨。甲醇利润“倒挂”加剧,亏损进一步扩大,部分煤制甲醇企业由于难以承受成本压力不得已停产、减产或转产。比较而言,天然气、焦炉煤气制甲醇盈利情况稍好,因其产量占比仅15.3%,不足以改善行业整体盈利水平。
甲醇进口量呈现小幅增加。2022年我国进口甲醇量为1219.2万吨,同比增加8.9%。全年有8个月份进口量高于2021年同期,增量主要集中在4~8月,其中7月份达到最高,为125.2万吨。顾宗勤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间伊朗装置限气情况得到缓解,部分装置恢复生产,产量和发货量维持高位。2月份进口量最低,也与伊朗限气密切相关。甲醇进口来源国中,仍以中东、东南亚及美洲国家为主,其中前四位均为中东国家,阿曼、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占进口总量的75%。
下游需求整体偏弱。据了解,近两年来,甲醇表观消费总量增速有所放缓,维持在4%左右,2022年表观消费量为9224万吨。消费增速降低与甲醇产业链经济性较弱直接相关。受疫情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影响,2022年甲醇下游消费领域经济运行维持偏弱的状态。
甲醇下游消费格局变化不大,煤(甲醇)制烯烃仍占据首位,但近两年煤(甲醇)制烯烃产能增速明显放缓,去年尽管有三套共计100万吨/年装置投产,但运行负荷不高。甲醇燃料凭借其独特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发展较快,位居第二位,但甲醇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甲醇燃料消费增加。甲醛和醋酸分别位居第三、四位,且均有新增产能释放,不过由于下游需求不旺,开工负荷并不高。
顾宗勤指出,作为热门下游的BDO、DMC,产能扩张较快,出现供需失衡,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其他传统下游消费变动不大。总体而言,在成本强、需求弱的情况下,甲醇产业链利润分配持续失衡,利润上移,主要集中在煤炭端,导致甲醇下游产业链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整体运行压力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