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中国农机成非洲农业刚需

2017-08-01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农机工业协会 | 浏览量:

    农业是多数非洲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目前非洲农业生产水平普遍还不高,农业生产依然以人力和简易工具为主,农业机械化水平还非常低。前不久笔者作为商务部援外项目后评估工作组的专家,赴利比里亚、几内亚、科特迪瓦等三国进行了二十多天的考察。

  2016年笔者还有幸参加了商务部援津巴布韦农机项目的考察工作。此行主要目的是对援非农机项目进行后期的总结和效果评估,以期进一步提升农机援非工作成效。

  热盼中国农机

  陪同我们考察的几内亚农业部顾问M.L.TOURF先生曾在中国留学,198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曾担任几内亚农业部秘书长,长期从事农业管理工作和致力于中几两国农业交流合作。他向我们介绍几内亚有620万公顷可耕地,目前仅仅开耕了10%,农业机械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几内亚农民对农机具有无比的渴望,M.L.TOURF先生告诉我们,有一个妇女用上中国援助的碾米机后竟然激动的泪流满面。

  几内亚农业部部长J.M.Sultan女士在接见我们工作组时,再三表达期望与中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开展更多合作,恳请中国政府援助更多的农机具,为几内亚培养农机技术人员,希望中国的小型简易水稻收获机进入几内亚市场。

  津巴布韦马尼卡兰省农机和水利灌溉中心负责人也希望中国援助其水利灌溉设施。曾经是非洲粮仓的津巴布韦,由于农业生产缺水、农机投入不足等问题,粮食生产遇到严重的困难。

  非洲农作物种类十分丰富,需要的农机具种类众多。这里主要的谷物是玉米和水稻,经济作物包括芒果、香蕉、菠萝、橘子、可可、腰果等。我们参观的几内亚马弗里尼亚农场就以菠萝生产为主,中国政府援助了他们菠萝汁加工成套装备。

  农机是中国援非的主要物质

  近几年随着非洲政局逐步稳定和经济发展,政府开始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机化推进工作,着手制定农业和农机化发展规划,开始尝试建立农机推广等服务体系。津巴布韦农业部设立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几内亚农业部设立了农机服务培训中心,分别承担中国援助农机的分配和管理工作;同时还承担农机新产品试验、农机手培训、农机零配件协调等工作。

  中国农机产品在非洲各国家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用户认知度和市场基础。农机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援非的主要物质,拖拉机、播种机、悬挂式喷雾机、圆盘耙(犁)、水泵、饲料粉碎机、碾米机、插秧机、柴油机等。援助是无偿的、持续性的、系列化的,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欢迎。中国一拖、雷沃重工等农机企业深耕非洲市场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用户。2016年中国出口科特迪瓦轮式拖拉机31台、手扶拖拉机212台,我们在市场上见到了中国产的水稻收获机。

  几内亚农业部部长还对福田雷沃的轮式联合收获机有很深的印象,她告诉我们雷沃的收获机体积小、灵活耐用,比欧美的大型收获机更适应当地市场。

  中国的农机通过各种渠道被介绍到非洲,中国农业生产企业在非洲建立的农场、农业示范中心等使用中国农机产品起到了好的示范效果。如德邦大为公司的播种机就是通过示范农场进入非洲市场的。中国政府多批次派往非洲的农业专家和越来越多在非洲承建港口、水电站建设的中国人将自己熟悉的农机产品介绍给非洲朋友。中国政府组织非洲青年和官员来华培训时也把农副产品加工等农机具列入培训课程和考察学习项目。

  我国多年的援助和经营取得了好的成绩,中国农机产品在非洲受到欢迎。中国驻科特迪瓦唐卫斌大使将中国的农机作为礼品赠送给当地政府,他在接见我们评估团时,对中国一拖和东方红系列产品在当地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赞扬。

  在几内亚博法省SENSI地区Koba-Tatema农场考察时,当地农民告诉我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专家在这里帮助他们种水稻时就把插秧机带进来了,农民非常喜欢。中国专家当时为他们修的灌溉水渠现在依然在很好的发挥作用。该农场有4.9万多公顷水稻田,由于缺水只开垦了1.5万公顷,他们希望能得到更多中国的灌溉设备。这些农民还能用中文对我们说“毛主席好!中国插秧机好!”。

  中小型结构简单农机需求大

  非洲是万国农机试验场,许多国家都为其提供过农机具,但考察中我们看到各类农机装备和企业品牌的用户集中度都还不高。非洲农业生产地块小,耕地不平整,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差;很多非洲国家缺乏农机工业基础,连脱粒机和手扶拖拉机等简易农机具也不能生产,农机维修很困难;农民购买能力较低,比较中意简易便宜的农机产品。非洲不少农村的农机化水平和农机具技术与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当。农业生产以农户和家庭小农场为主。因此目前非洲市场需要较多的是中小马力、结构简单、单项作业、价格低廉的农机装备,我们能很好的满足其需求和供给,中国农机企业和农机产品进入非洲市场有很多的优势。

  目前,非洲国家农机发展普遍还存在不少的困难。首先是政府缺乏农机化发展的规划和管理服务体系,缺乏农机推广能力,尚处于无序发展,对外国企业进入市场引导和服务都很不够。由于国家财力不足,政府虽然渴望农机化的快速提升,但没有相应的财政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依赖市场缓慢前行。由于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农机人才奇缺,无法建立正常的农机市场体系。加之这里农机品牌多而杂,市场不成熟,农机的维修和配件供应成为瓶颈,严重影响了农机的使用效率和品牌推广。农村缺电严重,不少地方还不通电,一些电动农机产品受到条件限制。

  准确的供货清单至关重要

  尽管非洲农机市场目前还处于雏形,但用户需求强烈,有好的前景,今后必定会成为各国争夺的重点。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全力扶持非洲国家发展自己的农机化,也支持中国农机企业进入非洲市场。中国农机企业和农机产品在非洲市场已经有好的表现,但出口数量还很少,要有更大的作为就要进一步了解非洲和更加努力。

  政府农机援助、农机企业进入非洲,首先要加强对项目的论证和产品的匹配选型,农机供货清单是否准确至关重要。非洲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等都与我们有不少的差异,非洲用户又完全不了解中国农机产品的技术和优势,如果项目前期论证和交流不充分、不专业、不认真,就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电动碾米机、电动灌溉水泵等在电力普遍短缺的农村就无法发挥作用。其次要分步骤实施、由易到难重点突破。非洲农机缺口虽然很大,但还不具备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或全面机械化的发展条件,在耕整地还没有实现机械化的时候,大型精密播种机就不能使用,在机械收获还是奢望的时候,去推广大型植保机械显然不合时宜。如果集中力量先提高拖拉机和耕整地等机具的市场占有率,对品牌推广和提升售后服务水平会更好。

  没有服务的农机会被弃之垃圾堆

  非洲农机技术人员匮乏,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维修保养困难,就要为其提供比国内更深度的服务。没有售后服务保障和通畅的零配件供应渠道,我们的农机产品就很快会被他们弃之垃圾堆,就不可能保证援外工作的可持续性,企业就不能在非洲站稳脚跟。如果无法解决售后服务,宁愿暂缓推进也不能为此砸了中国农机产品的牌子。完善的服务包括对维修人员和农机手的培训,我们调查时看到由于农民不懂技术或不正确操作,导致农机损坏严重,甚至因不会使用,很好的农机也被闲置了起来。要认真向用户提供英文(法文)的产品说明书、安全警示、操作标识、培训教材等文件,不能只提供裸机。评估中看到中国有一些农机企业在这方面重视不够,精密播种机产品虽好,可是由于不会安装、不会调试,被冷落闲置。由于熟练机手很少,农机具在这里故障率非常高,因此要比国内配套更多的配件和专用工具。提高售后服务的重要措施是农机企业要培养英语或法语员工,解决语言障碍才能更好交流和服务。

  非洲之行,让我们看到非洲有巨大和刚性的农机需求,市场潜力大,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必有所为!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