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补发展和创新短板 吉林多举措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2017-09-22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 | 浏览量:

    记者日前获悉,为尽快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发展基础,增强竞争优势,今后4年,吉林省将实施多项强力举措,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补齐创新短板。 
  其目标是: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力争达到45%;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0亿元;初步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长春和其它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据吉林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上,该省将首先打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重点在消费性、生产性、信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和政府公共服务等9个方面力求实现突破。主要是大力发展金融业,推动金融产业集聚和产品创新,全面增强金融支撑能力;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打造长春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5%以上。发展大数据产业,推进“宽带吉林”“信息慧民”工程,加快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乡村建设。加快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汽车、石化、农产品等专业物流园区,支持一汽物流、江山物流等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在信息技术、创意产业和现代商贸领域重点打造5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国家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支持动漫游戏等新兴服务出口,鼓励中医药、商贸等特色服务出口。加快离岸、在岸服务外包协调发展,推进服务贸易集聚,支持长春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吉林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激发市场新活力。 
  其次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高端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包括:推动开展医药健康、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9大行动计划,滚动实施20项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推进小卫星、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100项重大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民用航天数据信息、聚乳酸下游应用产品开发、重组人生长激素、宽轨高速轨道客车转向架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加快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商用卫星制造及应用、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高端化利用等产业示范发展工程;培育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长春-通化生物医药、长春-吉林电子产品制造、吉林-通化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长春卫星及应用、长春轨道客车制造等5个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长春生物制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30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重点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深入开展新型秸秆饲料开发利用项目,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实施蔬菜产业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全省种业联合创新园区、100个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和示范点等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在14个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县(市)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实施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启动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省推进行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土地向新型主体流转,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垦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投资企业化经营;努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倾力打造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网络。 
  补齐创新短板 
  在补齐创新短板上,吉林省将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完善创新体系和科技管理体制。主要包括:鼓励高校和科研单位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开发等不同阶段,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系数和权重;积极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源和知识库的优势,联合建设一批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联合培育一批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建立30个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化省部会商、省院和省校合作机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全面合作;加快科技合作交流,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国内行业骨干企业在吉林省设立研发机构;争取在长春市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努力推进吉林大学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中科院地理所湿地与农业创新设施、空间目标观测基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在吉林落户;支持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和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重大创新基地,支持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力争到2020年,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80个、科技创新中心达到100个、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达到300个、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达到60个。 
  倾力提升创新能力,重点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全面开展超硬和新型功能材料、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空间光电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开展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力争在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集中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到2020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要达到500个,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要达到12%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5%左右。与此同时,积极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主要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舟桥”机制,建设50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开展“两所五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力求实现科技成果研发、中试、转化、推广、应用等环节有机衔接。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吉林省同时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补短板工作,并切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项任务不但要纳入本地区重点项目建设,每个项目还要有相关负责人牵头,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区和相关主要领导,省里将按有关规定从严问责。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