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要素对接会在宿州举办
2017-09-26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 浏览量:
9月22日,安徽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要素对接会在宿州召开,现场对接签约60多个项目,省经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有军,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余向东,省经信委副巡视员、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组组长穆志萍等领导出席对接会。
安徽省经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有军出席并讲话。王有军指出,本次对接会主要围绕宿州市优势产业和技术需求,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和“龙头+配套”对接活动,进一步集聚宿州市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促进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于“龙头+配套”对接活动,今天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是一个起点,关键是下一步落实推进情况,通过对接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王有军强调,近年来,安徽省经信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建设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需对接活动,完善社会化科技中介机构,进一步推进我省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升级,为实现制造强省和创新型安徽建设提供支撑。
一是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产学研联合工作的意见》,会同省教育厅联合认定了203家“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通过树标杆充分发挥了产学研示范和引导作用;
二是推动实施“1+N”计划,即要求每家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与2家以上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全省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与技术中心企业与高校、研究所合办研发机构数984个,其中博士后工作站167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已占到了企业研发项目动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是改革探索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活动新模式。主要是主动转变服务方式,重点围绕区域、行业性需求和重点产业集群、地区特色产业等,积极开展针对性的专题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改变过去大而全的综合性的开大会形式,实现成果与难题点到点的“对接”,大大提升了产学研活动的实际效果。近年来,共组织了15次全省、地区和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累计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254项。
四是培育跨地区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推动组建了安徽省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制品产业、安徽省功能膜、安徽省磁性材料产业和安徽省功能性金属浆料(粉体)高分子复合材料产业等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达114个。
五是加强部门科技合作。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和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化科研导向“双向需求”,安徽省经信委先后分别与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力求在省级层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通过推进需求与成果的“双向位移”。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
六是充分发挥省内知名企业的带动作用,定期举办机械企业、装备制造产品、工业机器人产需对接会,坚持骨干企业龙头带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示范引领、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竞相发展的格局。
七是围绕“龙头+配套”,突出强链补链长链。按照“做大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的原则,加快实施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鼓励支持集群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靠大联强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十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培育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家。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关键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上下游配套体系,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提高竞争力。
王有军说,希望龙头企业能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到省“四送一服”活动中,在帮助皖北,尤其是宿州发展中实现自身业务的拓展,同时也希望不断创新合作对接模式,真正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源向产业积聚的大局面。
对接会上,安徽大学介绍了最新科研成果与校企合作模式,安徽大学安特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基地和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分别举行进行了揭牌仪式。随后,要素对接、产学研合作对接和“龙头+配套”对接项目举行了现场签约,“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宿州要素对接会——产学研合作(宿州)暨“龙头+配套”对接会圆满召开。
上一篇 上一篇: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如何才能并举
下一篇 下一篇:以标准化战略助推大国装备升级 2017中国设备管理年度大会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