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诸多坎坷 中国大企业未来发展道路并不平坦
2017-09-27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 浏览量:
日前,中国工业报记者在2017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期间了解到,我国大企业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相比,在核心技术、标准制定、品牌形象和产业链的控制力等方面尚有很大差距,在劳动生产率、资产运营效率、利润率等效益指标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大企业未来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在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甚至是坎坷。
研发强度下降,创新能力弱
我国大企业整体研发强度仍比较低,难以有效支持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
2017中国企业500强的研发强度为1.45%,2017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研发强度也仅有2.07%,与上一年相比均有一定幅度下降。这一研发投入强度,与世界优秀大企业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支撑在关键技术上的全面突破。要实现中国大企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迫切需要中国大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016年《全球创新1000强企业研究报告》中,上榜中国企业只有130家,总研发支出为468亿美元,仅占全部1000家上榜企业研发支出的6.9%,研发投入占比只相当于企业数量占比的一半。“2016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中,只有华为作为唯一的中国公司登榜。
目前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比例仅有15%,大量高精尖产品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
盈利能力落后于国际领先大企业
中国大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仍落后于国际大企业。2017中国企业500强净资产收益率为9.20%,而2017美国500强净资产收益率为13.07%,2017世界500强净资产收益率为9.90%,分别比中国企业500强高出3.87个百分点、0.70个百分点。
2017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42%,而2017美国500强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38%,2017世界500强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50%,分别比中国企业500强高出2.96个百分点、1.08个百分点。
2017世界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为41.37万美元、2.28万美元,2017美国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为42.78万美元、3.16万美元,均明显高于同期中国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与人均净利润。
亟待突破“低端锁定”困境
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新阶段,主要特征是跨国公司突破了国家地理界限,将价值链各主要环节在全球布局,吸纳和整合全球最优质资源,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球公司,全球公司的海外资产、海外员工、海外销售额的比重均超过半数。
与此同时,企业价值链延伸到全球,形成全球价值链,全球公司通常将设计研发、数据控制、营销服务等部门放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而后发国家往往因为劳动力成本低而成为全球公司制造环节的布局地。
亚欧有许多小国如比利时、荷兰、瑞士、挪威、新加坡、爱尔兰等都诞生了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21世纪初加入WTO后,以低劳动力成本嵌入全球价值链,成为世界工厂,众多中国企业由此获得高速成长,但很显然,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与西方跨国公司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后者牢牢控制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中国企业仅能靠低劳动力成本赢得一点微薄的加工费,中国企业想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迈进时,很难突破“低端锁定”的困境。
比如,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制药、汽车、军工、半导体及芯片等领域,中国在高端环节、核心零部件都缺乏与西方先进企业进行竞争的能力。再比如,进入世界500强的五大国有汽车企业,都很难突破西方跨国汽车企业留下的“20万元天花板”,甚至在制药、半导体等领域中国没有一家能与西方跨国企业相提并论的企业。
管理水平仍然粗放
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很多中国大企业的目标。
世界上有许多一流企业,比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ABB公司、西门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等,它们凭借世界一流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独步全球。如丰田汽车的精益管理,GE的六西格玛方法,西门子的工业4.0。与之相比,许多中国大企业的管理水平仍然很粗放。
第一,管理层级非常多,股权关系极为复杂,管理成本高。一些大企业子孙公司多达10级左右,拥有数家或十余家上市公司,管理架构叠床架屋,股权关系极为复杂。
第二,部分大企业内部决策程序与机制不健全,重大投资失误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大企业“一言堂”现象仍然存在,对企业一把手和重大投资决策人的内外部监控机制、约束机制不健全或是执行不到位,对项目可行性论证、风险评估不重视或是走过场,给项目埋下重大隐患。尤其是在对外投资上,不少企业由于内控机制缺乏,以及风险意识淡漠与风险应对不力,而导致投资失败与经营亏损。
第三,合规意识缺乏。近年来中央纪检部门对国有企业反腐所取得的成果表明,尽管国有企业内部、外部的管理制度不少,但在一些企业里往往沦为形式,仍然管不住一些领导人的严重腐败。此外,少数企业的逃税漏税等违法经营行为也偶有发生。尤其是境外合规经营问题,更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国际化水平仍然很低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走出去”,尽管一些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中国大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仍然很低。
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海外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只有215家,近六成的500强企业的海外营业收入低于10亿元或没有海外营业收入;海外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的只有10家,海外资产占比超过50%的只有9家,海外员工占比超过50%的只有3家。
2017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只有14.85%,不仅远远低于2017世界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61.31%,而且也低于2016发展中国家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36.14%。
2017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中跨国指数在30%以上的只有22家,达到2017世界100大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的企业只有1家,达到2016发展中经济体100大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的企业也只有15家,还有20%的企业的跨国指数没有超过5%。
除此之外,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海外资产、海外营业收入、海外员工的比例都亟需提高,海外经营业绩也亟待改善。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大企业并没有真正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一方面因为在很多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场,有理由在中国市场投入更多资源和布局。另一方面因为更习惯于在中国政策环境中发展,而对“走出去”缺少梦想和信心(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华坚集团是“走出去”比较成功的一个典范,目前正在致力于在非洲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深受非洲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同时对国外的政治商业环境、法律及文化环境不甚了解,尽职调查不充分,成本收益及风险管控缺乏预案,有的甚至有很大盲目性,从而发生了不少损失和教训,严重影响了其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意愿与信心。
上一篇 上一篇:Radware推出全新系列的终极IoT僵尸网络防护平台DefensePro®
下一篇 下一篇:未来产业发展呈现十大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