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农机企业如何应对土地“三权分置”

2017-10-31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 浏览量: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其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那么农机企业如何应对土地“三权分置”的形势要求,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展开工作:

    一是销售渠道下沉至农机合作社等基础单元。土地“三权分置”后,农机合作社和土地经营者购买农机的比例将会最大,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农机产品的使用感受、产品改进建议是厂家迫切需要的一手信息,促进产品销量的增长和捕捉用户的潜在需求正是销售工作努力的方向,因此,减少中间环节,直接面对终端的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是今后农机厂家销售渠道建设的工作重点,可采取实地回访、用户推介会或邀请用户到厂参观的方式,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增加企业客户群体的规模。

    二是要做好产品结构调整的工作。一直以来,国内农机产品的质量、工作效率、能耗、用户满意率等指标与汽车、工程机械等产品相比差距较大,更别说与强势品牌的国外农机产品相比,原因不外乎产品做精做细后会导致成本上升、价格上涨,而国内农民经济实力有限,买不起高端的农机产品,并且绝大部分农民的耕种面积有限,大型、高尖端的农机产品市场容量较少。

    土地“三权分置”后,土地经营者的耕种面积会大幅扩大,由于农时和成本的压力,农机用户对产品的故障率、工作效率、服务及时性等指标尤为关注,绝不会将就使用耕种的农机,再加上经营权也可作为抵押进行贷款,资金保障充裕,因此购买马力足、精度高、故障低的农机产品成为经营者的共同诉求。各农机厂家应该正视这种诉求,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产品在配合精度、人机工程、绿色能耗、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服务响应等环节做到极致,克服平庸思想,提高产品标准和工艺水平,做强做精农机产品。

    三是借助金融工具提升产品的销量。目前农机行业利用融资租赁、银行按揭、分期付款等金融工具进行销售方兴未艾,推广面较少,仅在进口大型农机和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中使用,主要阻碍原因一是合规的、价值相当的抵押物缺乏;二是还款预期不能确定,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土地“三权分置”后,土地的经营权可以抵押,规模经济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利润,因此使用金融工具两个最重要的难题可以破解,接着就需要厂家制定细则去开拓市场。

    四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产品的内涵。土地“三权分置”后增加了经营者的耕种面积和农产品收益,但要经营好农田作物和稳增收益,传统的耕作理念和运行方式肯定不行,需要集约化程度高、精准作业、操作高效的农机具,互联网技术中的卫星定位、远程呼叫、大数据分析、无人驾驶等功能完善,对农机播种、耕地导航、组合收获、维修监控、配件发送、故障分析等环节具有精确、稳定的指导作用。互联网技术在农机产品中运用的关键点在于配套结合,成本不宜过高,要便于机手操作,数据更新要快,这样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才会大幅提升,便于普及和应用。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