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 新区企业聚力创新发展
2017-12-06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 | 浏览量:
辽宁丹东新区辖区内有工业企业56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2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40%。“过去几年,我亲身感受到了国家给予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生产的有力支持,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丹东瑞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兼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陈东辉介绍,公司过去主要生产电表,但一直打不开市场。2013年,公司通过考察发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市场潜力巨大,他们打破计算机用软件防护的思维,采用“两个独立存储空间”实施防护硬隔离的理念,经过近3年的技术攻关,开发生产出“双系统平板电脑”,目前该技术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公司产品远销欧洲,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如今,瑞银公司在深圳成立了分公司,在俄罗斯设立了代表处。公司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优化产品技术,瞄准国内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市场,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辽宁汉德科技公司管理人员李文艺表示,近年来,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投入,研发出用于医学检测的“全数字掌上超声诊断仪”和“膀胱容量测定仪”两大系列10余个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今年产品销量1300多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我们要在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创新能力上有担当,让企业发展得更好。”李文艺说,公司将进一步增加研发力量,将医学检测仪器向眼科、骨科等领域进军。
在辽宁思凯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给燃气表、水表镶嵌信息模块,为产品加装“大脑”。“今年前三个季度,公司销售仪表产品50万套,与去年全年销售量持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他们注重运用物联网智能创新技术,将传统的制造产品结构升级换代,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创新。”不少高新企业老总表示,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对发挥企业家作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丹东瑞银科技公司董事长张正天说,高新技术开发过程艰难,投入周期长,学习十九大精神让他们对投入技术创新更有了底气和信心。
据介绍,近年来,新区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扶持力度,累计帮企业申请各项专利646件,企业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技研发110项,成果转化105项,产学研合作38项,建成省级研发中心12户,成立院士工作站6个,以科技创新能力带动重点制造业,特别是高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了发展后劲。今年前三个季度,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9.5亿元,同比增长29%。
下一步,新区计划继续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结合《中国制造2025丹东市实施方案》,出台加大对企业科技扶持的政策,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瞄准市场需求,从生产型制造向智能型制造、服务型转型。积极推进仪器仪表新产品研发,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向网络化、智能化、微型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近期,新区管委会与市经信委、市科技局、辽宁机电学院等共同发起组建“创新创业联盟”,整合信息和公共资源,为企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上一篇 上一篇:聚焦发展 南京构建“4+4+1”主导产业体系
下一篇 下一篇:激发活力江西全力做优做强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