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吉林多措并举扎实推动企业去杠杆

2018-01-19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 浏览量:

        记者日前获悉,为有效化解全省过剩产能和库存,尽快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和财务、融资成本,显著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效益,吉林省已制定并开始实施多项举措,决心把企业杠杆降至合理水平。

    记者经多方了解到,此次吉林扎实推动企业去杠杆的举措主要包括6个方面,即实施区别对待、有控有扶的信贷政策。将“去产能”与“去杠杆”相结合,限制产能过剩企业融资规模;通过严格实施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措施,推动不符合行业规范的企业加快主动升级或退出,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授信;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对集中度较高的重点行业,明确优质骨干企业名单,通过引导金融资源集中支持,确保行业稳定发展;对钢铁、有色、建材、煤炭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重点针对影响全省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债务风险调度协调机制。

    加快信贷产品创新。发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发自主品牌、商标专用权、知识产权等企业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建立政府、银行、保险风险共担机制,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新增“助保金池”资金5000万元,推动“助保金池”向县域延伸,重点为增幅较大、新入规、拟入规企业和有成长性的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率,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低费率担保业务,提高信用良好企业的抵押物折扣率;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开展低费率担保业务,新安排资金2000万元,对相关融资担保机构给予业务补助;开展“银税贷”活动,利用诚信纳税记录增加信贷规模。

    利用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抓好100户企业上市培育工程、300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程,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融资服务和上市培育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积极引进各类股权投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有效融资服务;充分发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基金的作用,努力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入战略并购基金,推动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引进和组建;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等扩大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吸引保险资金支持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基金、债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服务省内小微企业。

    打好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实现减负增效。重点是组建专司股权投资和资本运作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整合相关企业和资产资源;推进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多渠道引进投资者,鼓励其采取增资扩股、收购股权、股权置换、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企业改制重组,并选择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加快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在推进省属企业脱钩过程中,稳妥做好资产划转、债务处置等工作,盘活用好资产;组织开展“去产能清僵尸”“降成本增效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三个专项行动,对资不抵债、无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僵尸企业”坚决清理退出,同时推动和支持企业通过注入资产、剥离不良资产、债务重组等方式去杠杆;鼓励省属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加强资源整合,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市场在兼并重组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自主协商、妥善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金融债务重组问题;对于暂时困难、未来现金流有合理市场预期的企业,支持其通过债务重组等多种方式有效降低债务负担和杠杆率;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兼并重组的增值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优惠政策。

    支持企业“走出去”和利用境外融资降低财务成本。主要是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程序,鼓励企业利用境外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矿权等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支持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及相关企业开展多方面合作;充分利用丝路基金、亚投行优惠贷款等开展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省内装备制造、建筑、电力、交通、水利等工程承包企业参与海外工程项目投标,以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指导和支持企业有效防范汇率、利率等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优化资产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效益。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快装备升级和技术更新,落实《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倾力提高全省优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五个一”推进计划,制定并落实全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首批次奖励和保险补偿政策,推动新产品规模化生产;推进加大企业产品研发投入,提升品牌营销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企业市场销售份额,分层次、分专项组织上游大企业和下游配套企业群间的协作配套,提高大企业本地配套率、延伸产业链条;开展省内重点建材生产企业与重大工程项目间的产需对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减免等政策支持;集中倾斜要素资源,支持大型支柱企业、重点企业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发挥更大作用。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