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2018全球汽车业风往哪儿吹

2018-01-31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 | 浏览量:

        自由贸易 “逆风”难阻前行路

  自从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该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渐凸显。2017年,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T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2018年,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显得岌岌可危。去年11月30日,美国在一份法律文件中对“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5年后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一事表示反对,后遭到中国外交部的强硬回应。

  NAFTA第六轮谈判将于1月23日至2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三方前几轮谈判不顺,NAFTA谈判失败的风险加剧。美国贸易代表希望更改汽车业原产地规则,将车企在北美地区生产的零部件比例提升至80%,其中50%来自美国,遭到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强烈反对。如果满足美国方面的这一要求,汽车厂商将不得不重组供应链,导致成本攀升,其他非NAFTA国家的供应商也会受到影响。一旦NAFTA谈判失败,北美地区重新引入关税,又会进一步加重汽车厂商的负担。

  与此同时,今年英国将就脱欧之后的贸易关系问题,继续与欧盟展开拉锯式谈判。英国正式脱离欧盟的时间是2019年3月,2018年对于英国脱欧谈判来说是关键性的一年。英国与欧盟在自贸协定、关税等关键问题上也是纷争不断。如果双方谈不拢,英国脱欧后汽车出口到欧盟将加征10%的关税。而且,在与欧盟达成贸易关系协议之前,英国可能无法自由选择其他多边贸易组织。因此,英国面临的贸易壁垒不小,在英国的车企纷纷计划今年审查和调整其在欧盟的供应链,并制定应急计划。此外,英国脱欧谈判可能也会导致英镑汇率在2018年持续波动,影响车企的海外业务。

  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依然向好,大多数国家仍坚持自由、公平贸易,这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汽车业发展。例如,日本与欧盟前不久达成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欧盟将在EPA生效后逐渐取消对日本整车10%的关税,EPA预计将于今年夏季前后签署。欧盟与越南之间的自贸协定也将于今年年初生效。此外,欧盟还在与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由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就自贸协议进行谈判。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正计划今年敲定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

  2018年,中国也有多项相关自贸协定加速落地。1月1日,中国与格鲁吉亚的自贸协定正式开始实施。这是中国与欧亚地区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启动并达成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对于中格双边关系发展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都具有重大意义。就在同一天,中韩、中澳分别启动第四轮产品降税。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署了16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中国政府将推进十大自贸协定的谈判,自贸协定有望“大丰收”,自贸区“朋友圈”有望进一步扩大。中国正在绘制一份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图,这将为中国车企“走出去”,走向国际舞台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中国新势力 国际舞台抢头条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汽车互联和移动出行业务在中国市场也是方兴未艾,这导致一大堆新造车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尽管有乐视投资的法拉第未来遭遇滑铁卢的前车之鉴,但这抵挡不住越来越多“新玩家”欲在汽车业闯出一片天地。2018年,中国新造车势力将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彰显存在感。

  这不,即将打响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CES)上,两家中国新造车企业——拜腾、小鹏汽车将高调亮相,这是他们首次出征CES,他们的雄心壮志将被全世界看到。10年前,专注于电动汽车研发的特斯拉横空出世,极大地改变了汽车业的现有格局。《华尔街日报》指出,这些新造车势力纷纷争做“下一个特斯拉”,他们得到了财力雄厚的投资者“一掷千金”,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兵买马”。新造车势力希望能超越传统汽车制造商,引领汽车业未来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新造车势力已经不再停留在“PPT造车”阶段,他们的量产产品陆续面世。在本届CES上,拜腾将发布首款车型,这是一款纯电动跨界SUV,将于明年正式上市。小鹏汽车将发布2.0版量产车型,其1.0版SUV已在去年10月下线。前不久,威马汽车也发布了其首款量产车——智能电动SUV EX5。这款车号称“100%联网”,通过“AI+硬件+软件+服务”结合的方式,提供全场景智能交互服务,在售价上也十分具有竞争力。上个月,蔚来汽车首款量产车型ES8正式上市,在市场上引起极大的反响。

  大部分中国新造车势力已将“生米煮成熟饭”,在2018年,他们的产品将纷纷实现量产,正式接受市场的考验。当然,新造车势力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量产能力薄弱是他们共同的软肋,大部分企业都选择由传统车企代工,一些甚至还没有生产资质。不过,在汽车业急剧变革的当下,他们希望凭借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产品,更加个性化的设计和服务来吸引新时代的消费者,实现“弯道超车”。

  自动驾驶 从梦想照进现实

  2017年,自动驾驶技术飞速发展,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当前,包括通用、福特、宝马、日产等大部分车企都公布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时间表,他们大多将在2020年前后推出自动驾驶量产汽车。2018年,我们将从奔驰、丰田以及百度、Waymo等其他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那里听到更多关于自动驾驶的规划。

  1月4日,科技巨头黑莓宣布,将与百度在自动驾驶汽车研发领域展开合作,双方将联手开发一系列车联网、自动驾驶汽车项目。黑莓称,百度将在其自动驾驶汽车“阿波罗”平台上使用黑莓的QNX操作系统。在去年11月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首次承认百度无人车吃到一张罚单。“无人车的罚单已经来了,无人车量产还会远吗?”他说。据悉,百度已将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时间表提前到2018年。

  的确,2017年成为自动驾驶汽车法规“破冰”的一年,为车企部署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德国成为全球首个将自动驾驶汽车纳入道路交通法规的国家;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了一项加快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部署的立法提案《自动驾驶法案》;英国政府公布了自动驾驶汽车新保险法规;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两个指导性文件。2018年,预计将会有更多国家和地区在立法上为自动驾驶汽车“开道”,更多相关政策应运而生,推动该产业有序、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车企和科技公司将加快自动驾驶汽车路测,并在更多城市试点。

  尽管当前自动驾驶领域显得商机无限,但一些人也开始思考,自动驾驶技术是否会成为下一股科技泡沫。当前,热钱快速涌入该行业,其发展可能充斥着一种非理性的繁荣。一些车企在反思之后可能会修改其初期的预测和规划。前不久,沃尔沃缩减了其Drive Me自动驾驶项目的试点,仅有少数家庭能试用搭载ADAS技术的沃尔沃现款车型。沃尔沃表示,在自动驾驶汽车正式面市之前,要解决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

  移动出行 车企竞争新阵地

  2018年,移动出行市场方兴未艾,出行巨头Uber、Lyft以及滴滴之间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2017年对于Uber来说是负面新闻缠身的一年,尤其是与Waymo的专利官司让其“头大”。新的一年,Uber新任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将专注于公司文化的重塑,希望能够恢复元气。在Uber不断遭受负面新闻困扰的同时,主要竞争对手Lyft则进一步扩大其在网约车领域的优势。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出行巨头滴滴将开启大规模国际化进程,该公司CEO程维表示,2018年将是滴滴国际化的突破年。

  与此同时,跨国车企也加码在移动出行市场的投资。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探索以车辆为基础、以用户出行需求为目标的转型。近年来,戴姆勒、福特、宝马等车企纷纷布局移动出行服务领域,通用和大众甚至分别创立新移动出行品牌。在“新四化”的带动下,几乎所有车企都在积极实现战略转型,致力于成为“移动出行服务商”。在智能互联时代,最大的价值点会转移到移动出行服务上,于是车企纷纷向价值链上游寻求突破。

  日前,法国汽车制造商PSA集团与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跨国界、跨行业的“联姻”引发行业热议。据悉,PSA集团将基于华为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来构建CVMP平台,为终端客户提供创新的出行服务。PSA集团工程总监Gilles Le Borgne表示:“此次与华为建立合作主要是聚焦在车联网平台开发上。CVMP平台可以保证汽车和云端之间数据交互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机密性。”无独有偶,去年将欧宝/沃克斯豪尔出售给PSA集团的通用,日前也表示,该公司会重返欧洲,主推自动驾驶技术和移动出行服务,而非销售新车。

  可以预见,未来车企之间的竞争将从新车销售市场逐渐向出行服务领域转变。随着互联网与汽车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不管是技术势力雄厚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还是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出行新势力,都在重新定义未来移动出行,抢占市场份额。未来,移动出行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新能源汽车 细分领域迎突破

  众所周知,2017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巨大突破的一年,2018年有望再上一层楼。从市场层面来讲,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分析机构预测,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70万,到2018年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将有望超过500万辆。中国市场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头”,2017年累计销量接近80万辆,2018年销量更有望突破100万辆,大大推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从政策角度来讲,今年将有更多国家和地区推出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去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出台《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政策”将于今年4月开始实施,该政策要求车企承担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义务,不达标的车企将面临处罚。

  在环保压力和政策刺激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车企公布全面的电动化战略。2017年,沃尔沃、大众、宝马、戴姆勒等跨国车企纷纷发布全面的电动化战略目标,就连丰田也跟上这一潮流,宣布到2025年旗下所有车型都将推出混动或电动版本。日前,日本铃木、斯巴鲁以及丰田集团的大发工业和日野汽车4家公司决定加入由丰田汽车公司主导的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新公司,“抱团”加快研发。继长安和北汽之后,预计越来越多中国车企将宣布全面的电动化战略。

  毋庸置疑,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会继续走高。随着电动汽车市场大爆发,动力电池技术和充电桩这两大细分领域将迎来重大突破。丰田联合松下、宝马携手电池技术公司Solid Power共同研发全新固态电池,相比三元锂电池,固态电池的容量和安全性均有望实现大幅提升。如果固态电池量产应用到电动汽车当中,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动力性能将大大提升。除了固态电池,业内也十分看好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的发展。

  2018年,全球充电桩数量或将迎来爆发性增长。世界各国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搭建充电站,希望加快电动汽车的普及。特斯拉计划今年在全球范围内安装更多超级充电站。在中国市场,特斯拉今年将在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预计2018年底将会使在华充电桩数量翻倍。去年年底,包括宝马、戴姆勒、福特和大众等多家车企共同成立IONITY公司,计划在全欧范围内部署快速充电站,2018年将建设100座350kW直流快速充电站。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在2018年将获得长足发展。当前,各国政府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扶持政策,尤其是亚洲国家。日本政府一心要打造“氢能社会”;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2025年、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分别达5000辆、5万辆和百万辆,并对燃料电池的补贴保持着较大的倾斜力度。一些车企将在今年推出燃料电池新车,例如现代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计划在今年上市。

  “禁燃”之 争喧嚣之后见理性

  “禁售燃油车”成为整个2017年国际汽车业的热点话题,2018年对于传统燃油车是更加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预计会有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更多汽车制造商再度挑起这个话题,不过大家的态度会更趋于理性。

  日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法委员Phil Ting正式提出《清洁车辆2040法案》,该法案规定,自2040年1月1日以后,加利福尼亚州所有新乘用车必须为零排放汽车。此外,该法案将禁止机动车辆管理局接受除零排放汽车以外的机动车辆申请机动车原始登记。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加利福尼亚州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计划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40%

  随着中国“双积分”政策今年正式开始实施,没有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传统车企将会面临巨大风险,甚至会面临停产的严重后果。继奇瑞、长安、北汽宣布停售传统燃油车的目标之后,预计今年会有更多车企“跟风”。

  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内燃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将共同发展。内燃机不会马上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燃油发动机在未来10年内依然会是市场主流,仍然具有发展潜力,达到60%有效热效率仍是国际内燃机界奋斗的目标。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同时,车企仍要挖掘内燃机的潜力,提升热效率。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