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聚力供给侧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做“答卷”

2018-03-09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新起点,新蓝图,经济工作再“出题”,一张高质量发展的“试卷”铺展开来。考卷在手,作为大国钢铁、百年国企的掌门人如何作答?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继壮,他如是给出答案:“深化供给侧改革,聚焦‘破立降’,对标高质量,用涉险滩、破坚冰、敢啃硬骨头的改革创新,让老百姓给‘好评’”。

    聚焦“破立降”,一以贯之,稳扎稳打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八项重点工作打出“组合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在了工作首位。迈入新时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内涵上又有了新的拓展:从“三去一降一补”到“破立降”。对此,陈继壮有着更深的理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做好这道考题要找准‘得分点’,‘破立降’就是得分的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时强调,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并给出正确诠释:破,是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立,是大力培育新动能;降,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陈继壮对记者分析说:“不破不立,只有坚决地破除无效供给,让僵尸企业彻底出清,才能为培育新动能腾挪更广阔的空间。拿钢铁企业来说,严重产能过剩是导致过去几年微利和亏损的真正原因,随着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去产能的力度,尤其是打击取缔“地条钢”,钢价逐渐回归到相对正常的价位,钢铁企业开始扭亏为盈,行业形势持续向好。”

    2017年,钢铁行业化解粗钢产能5000万吨以上,1.4亿吨“地条钢”产能全面出清,从根本上扭转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效改善了市场环境,显著规范了进出口秩序,钢材质量明显提升,行业效益大幅增长。对此,陈继壮认为:“2018年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仍然很重,要严防“地条钢”和‘僵尸企业’的死灰复燃。破除这类无效供给,必须坚决彻底,要一以贯之,劲不能松,力不能减、罚不能软。”

    只有让优质产能占稳市场,才能推动整体行业的优化和转型,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陈继壮说:“破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立,立出有高科技含量、高质量、高精尖的有效供给。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就是要加大创新投入,加快质量升级和智能制造,要链接上下游产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层次,培育钢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绿色、智能、高端产业链,增强整体市场竞争力。本钢目前按照把优质产能做强、结构做优、产品做精的路径,瞄准高端市场,找准销售定位;生产高端产品,找准制造定位;布局高端产线,找准可持续发展定位;最终要实现把本钢这个百年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

    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就要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破与立固然很重要;降,对于市场主体的企业来说,同样重要。陈继壮说:“尤其是钢铁行业,往往投入成本高、产出流程长、人工成本大、利润空间有限。过去几年的时间,全行业一直深陷于亏损之中,在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需要企业躬下身来爬坡过坎,沉下心来提质增效,更需要完善的市场环境和积极的政策支持,实实在在地为企业降成本,特别是老国企需要降杠杆、减税负、去包袱,以及降低用电用能和物流等成本,让企业轻松上阵。”

    攻坚“破立降”,企业、市场和政府要同时发力,要从各自角度,尽最大能力去解决横在企业前进路上的一切“路障”。陈继壮说,只有三方形成一个拳头,才能真正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标“高质量”,刀刃向内,久久为功

    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找准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从提高供给质量入手,减少无效供给,提高有效供给。对市场而言:供而无求,谓之无效;供而有需,是谓有效。供给围着需要转,才能找到生存空间。陈继壮说:“我们要瞄准市场需求,对标高质量,来找准企业努力的方向。努力答好高质量这张卷,不丢分,少丢分。”

    不丢分,就要按照标准答案去做。高质量的标准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这个标准既有市场的标准,也有行业的标准。陈继壮说:“对钢铁企业而言,无论世界上最先进的钢企,还是国内最好的钢企,标杆都是立在那的。本钢和自己比,纵向比犹可自喜,横向比差距不小。我在全集团的大会上给干部职工,列出过一流钢企之间产品销售价格、销售利润率与中高产品占比等一些重要指标的对比,主要是对比我们的差距。没有比较就没有警醒。在全国各大钢中,对本钢来说,是前有‘标杆’、后有‘追兵’,有危机才有动力。”

    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在国内外更大市场竞争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方位”?陈继壮认为:“本钢必须主动对标世界先进钢企、国内一流钢企,对比先进,既要把问题、差距找出来,又要分析自身不足的内在成因和发展症结。比照自身的短板和不足,学习先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精髓,研究赶超路径。”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例,他打了比方:“现代人网络上购买商品,如果买家不认可、不买账,就给你“差评”。对我们钢铁企业来说,用户满不满意更是这样,他不满意就会给你“差评”,不买你的产品,企业就没有效益了。所以,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让用户满意,给你“好评”。“好评率”高了,你的信誉就好了,品牌形象就立住了。”只有找到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病灶,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我们要刀刃向内,精准发力,久久为功。”陈继壮说。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陈继壮说:“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我们才能变得更好。本钢的发展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口,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目前要做好的,就是对标一流企业,带动自己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瞄准“可持续”,改革破冰 ,精准发力

    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目标,是全要素、全方位的立足高起点,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实现高水平的发展。陈继壮说:“这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攻坚破冰,补齐‘短板’,精准发力,持续提升。这是道难题,答好就是加分项。”

    实现全面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要清楚阻碍点在哪,当前存在的短板既有资源、要素、资本等配置失衡的硬短板,也有制度、机制、措施和产权等设计落后或是保障不足的软短板。陈继壮认为:“补齐这些短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应着力于基础性和共性短板的推进与完善。比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让低品质如地条钢之类,不符合绿色环保发展要求的产品和企业进入负面清单中。行业的管理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持续完善和优化。尤其是质量标准、技术标准,要加强监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保持市场公平竞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陈继壮说:“要让进入市场竞争的主体,充分体会到国家通过持续改革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国家在钢材需求标准的制定上,要着眼于未来发展方向,从绿色环保、轻量化、超高强钢应用等方面,制定高的应用标准,门槛提高了,低品质钢就迈不过去了。”

    以本钢为例,陈继壮介绍道:“目前已本钢研发出的全球最高等级的热压成型2000MPA超高强钢,国内外应用较多的超高强钢是1500MPA。超高强钢具有强度高、抗冲压能力强的特性,主要用于汽车的防撞梁,可大大提高车的安全系数,又减轻了车的重量,但目前国内大多数汽车车身用此类钢在5%——10%左右,而国外同类车都在20%以上,德系车高达30%。如果国家用政策引导生产制造车企,在车身用钢标准制订上,提高使用高等级高强钢的比例,不仅能提高车身的安全性,也能有助于提升整体钢铁行业生产制造的等级。”

    政策、制度体系标准的与时俱进,是推动高质量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意味着以高质量发展进入了以制度供给为根本特征的制度创新的新时代。陈继壮说:“政策导向的持续提升,必然会推动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这张考卷,政府与企业都需要用心答,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去答一个高分来,让老百姓共享高质量的成果,给个“好评”。陈继壮最后说。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