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科技工作座谈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明确了当前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创新的基本形势,总结了2017年工作,部署了2018年主要任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罗文出席会议并讲话。部总工程师陈因作了工作报告。
罗文指出,制造业领域无论是创新模式、重点领域还是发展态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诸多挑战。
从创新模式看,以往传统的单一领域、单兵突进、单枪匹马式的创新模式正在逐步走入历史,跨领域、集成化的协同创新开始出现,并将成为未来制造业创新的主流模式。从重点领域看,人工智能、5G、车联网等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引领。从发展态势看,质量品牌、知识产权、标准越来越成为制造业竞争的焦点。企业不仅仅要有好的产品、好的技术,更要在产品质量上树立高的门槛,要有超越竞争对手的企业品牌,要能够参与乃至引领行业标准的制订,要形成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从发展机遇看,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为我国制造业创新带来“换道超车”的发展契机。从面临挑战看,我国制造业创新面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
罗文强调,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以质量变革为核心,着力优化制造业供给结构。把要素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作为主攻点,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制造业要素优化、产品提质和产业升级,加快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要提升要素投入质量,推动制造业发展加快向更多依靠数据、信息、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增长模式转变;要全面提升产品供给质量,从根本上解决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深层次矛盾。二是以效率变革为目标,着力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5G、车联网等新产业新经济。三是以动力变革为重点,着力重构制造业创新体系。要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立健全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供内生动力。要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形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
针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罗文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在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面,要构建基于“一个明确、四个突出”的发展模式,即明确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定位,突出协同化,突出市场化,突出产业化,突出可持续发展机制。二是在加强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方面,要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通过“强基础、提品质、育品牌”补齐质量品牌的短板。三是在推进标准化工作方面,要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着力在坚持标准引领、强化标准实施、加强服务机构建设三个方面下功夫。四是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要瞄准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这一根本目标,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和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
据工信部科技司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在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地方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湖北、广东等省份率先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信息光电子、印刷及柔性显示等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已由省级升级为国家级。陕西积极组织协调力量参与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陕西省、西安市两级政府以不同方式共支持资金4亿元。江苏、浙江等省份积极组织省内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对行业技术创新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山东、四川等省份由经信委牵头印发了工业质量品牌的规划或行动计划,贵州、河南等地建立了省级品牌培育和区域品牌建设制度。体现地方和行业特点的“好品山东”、“青岛品牌神州行”、“新广货新品牌”、“钢铁产品金杯奖”等质量品牌建设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次会上,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国家动力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单位代表作了经验交流。
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属有关单位、部属各高校、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以及部内相关司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