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长五询“大咖”创新名城如何建?
2018-09-11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 浏览量:
作为南京“金洽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18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每年聚焦一个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议题,向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咨询,听取各方建议和前沿声音。本次会议有针对性地邀请了一批重量级嘉宾参会,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爱尔兰驻华大使李修文,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兼理事会主席蔡瑞德、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等。
南京市市长蓝绍敏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就创新过程中面临“三慢两缺”,即科技工作转型慢,新旧动能转换慢,科技成果转化慢,既缺“高原”更缺“高峰”,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支撑,领军型龙头企业偏少,相关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比较薄弱。高校资源、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富集的南京尽管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但目前南京科教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创新优势,南京科技创新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创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此,蓝绍敏就目前南京在创新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一些方案向与会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探讨。
如何打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今年以来,南京进行了一些探索,围绕打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政府绩效评价、宽容失败的创新资本支持、宽容失败的创新金融服务和宽容失败的创新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创新生态体系,聚焦聚力,创新突破。
如何更好地推动创新资源持续集聚?比如,南京是国家工信部授牌的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南京已经新集聚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100余家,形成了爆发式增长态势。还有图灵奖唯一华裔得主、清华大学姚期智院士,选择南京成立了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姚院士带领下,研究院成立仅短短数月就落户了12个“AI+”孵化项目,集聚了一支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人才。
我们还想了解国内外围绕吸引集聚创新资源还有什么成熟模式和先进经验?
如何实现深度的跨界融合创新?目前,南京在推进创新名城建设中,围绕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对接、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正在关注三个层面的融合创新。一、推进科技与经济融合;二、推进创新与产业融合;三、推进高校与高校融合。
在此过程中,南京该如何更好地与高校院所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快地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现实动力?如何搭建更好的平台载体,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各领域深度跨界融合,突破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加快推动校校融合?
如何更好地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 南京围绕创新活动的“痛点”“堵点”问题,出台了一批创新政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全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创新环境。我们期望各项政策措施都能尽快落地见效,否则,即使是“最后一米”不畅通,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在这方面,我们想了解国内外在推动创新政策落地上有什么更好的做法?如何更好地建立政府与企业、人才之间长效沟通机制?
如何使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更具竞争力?南京创新名城的具体内涵是打造“五名”标志、成为“五最”城市,立足南京现有发展基础,我们在创新名城建设上,还有哪些差距和不足?还可以在哪些领域重点突破,形成创新的比较优势,使城市的创新能力与城市地位相适应、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
如何进一步优化南京创新名城建设路径,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先至,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对以上问题有部分专家进行了合理性建议: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看来,南京作为长江下游第二大经济中心,在长江经济带中扮演着区域中心的重要角色,在科技引领发展的新时代下,唯有持续创新才能发挥南京的区位优势。但许善达强调,应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不是政府决定企业应该做什么。政府要做的,是制定制度来分担企业科技投资中的风险成本。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坚持自主创新的方向,因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陈清泰围绕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思考:创新型城市的要义是创造良好的创新生态;重新定位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尊重企业家的首创精神,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重视中小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产学研结合,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结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创新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大企业往往依赖传统技术、被大量存量基础拖累,而中小企业拥有灵活快速的决策机制,勇于冒险和分散风险的能力,政府应该借助市场力量,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确认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首席执行官马蔚华提出了:加快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助推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观点。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背景下,南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要注意用好金融与科技的力量,而在这两方面南京均有一定的优势,马蔚华建议南京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积极营造支持产业创新发展的金融环境;千方百计提高科技创新转化效率;努力打造金融科技高地;想尽一切办法留住人才。
“顶尖人才吸引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生。二流人才选择三流人员。”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施一公认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和聚集顶尖人才。与此同时,施一公还给出了不同时期的策略,中短期策略:加强对现有高校的支持;提供优惠条件,招商引资,依靠具有一定实力的创新企业营造创新氛围。长期策略:建设和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及依附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院所,在机制体制上予以保证,真正保障培养和聚集世界顶尖人才的策略得以实施.
上一篇 上一篇:改革开放40年四川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
下一篇 下一篇:浪潮蝉联中国互联网企业500强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