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是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
在我国港口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多数设备已经实现了国产化
但核心的大口径卸料臂
却长期被国外垄断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研发制造了
全球首台具备自动对接功能的
LNG高端装卸臂
被称为“中国大臂”
2022年8月2日晚
CCTV发现之旅频道《品质》栏目
首播纪录片《中国大臂》
还原了“中国大臂”
从研发到国内首次应用的全过程
2021年12月29日
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码头人潮涌动
满载17.4万方天然气的“中能连云港”号
经历上万海里旅程,缓缓靠港

与以往不同的是
迎接“中能连云港”号的是
全球首台来自中国的
具备自动对接功能的LNG卸料臂
又被称为“中国大臂”

“中国大臂”
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第七一六研究所研发
这是它的第一次实战

最终“中国大臂”
连续、稳定工作了整整24小时
是计划接卸时长的两倍
示范应用取得全面成功
成功实现了该装备
在国内实船应用零的突破
为“中国制造”再次正名

目前,“中国大臂”已在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平稳接卸10余艘国际大型LNG船舶,单台累计稳定接卸量达60万立方。
2018年,七一六所率先开展国产化LNG卸料臂项目研发。相继突破了低温旋转接头动态密封、紧急脱离、自动对接、材料深冷处理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在行业内首次将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挖掘、空间视觉定位等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LNG储运装备领域。

产品顺利通过了国际船级社认证,获得了省部级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组长的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船岸自动对接、同步主动紧急脱离与自动归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年7月,“中国大臂”成功中标中石化龙口LNG接收站5台全国产LNG船岸卸料臂项目。本次成功中标是“中国大臂”正式投用后的又一里程碑。

“中国大臂”的诞生
打破了国外产品的长期垄断地位
同时实现了弯道超车
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方面
又多一份掌握核心技术的保险
记者:周莹
总值班:王夫成 刘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