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教商情 > 论文精选 >

育职业精神 台子与梯子齐“筑巢” 培应用人才 领飞与群飞构“雁阵” ——国家工业设计中

2018-07-11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机械创新与产教融合新思 | 浏览量:

育职业精神  台子与梯子齐“筑巢”
培应用人才  领飞与群飞构“雁阵”
——国家工业设计中心东风设计研究院支撑智能制造的思考与实践

袁  超  张  群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荆楚之地作为科技教育大省与装备制造大省相重合、互叠加的重要区域,在推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装备智能制造的征程中责无旁贷。支撑这一战略目标的基础就是需要培育具有清晰职业精神、掌握先进应用技能(技艺)、持续产生典型影响的产业人才队伍,培养一股提升区域产业竞争能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位于荆楚之地的国家工业设计中心——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育职业精神与培养应用人才的思考,以政策与实践“两个舞台”为企业人才“筑巢”,以领飞带动群飞的方式打造人才“雁阵”,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现予以分享,希望得到指正的同时,在区域与行业内相互借鉴与共鸣共进。

1  政策搭台引导为企业人才“筑巢”

东风设计研究院的企业宗旨确定为“为人类社会提供科学、先进、合理的技术服务”,目标是打造工程咨询领域的“百年老店”,人才队伍作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在于打造符合基业长青的人才队伍机制。为此,该公司近几年来通过修订、完善政策体系为企业人才“筑巢”。
《公司人才招聘与录用管理办法》《公司培训与培养管理办法》《公司“导师带徒”管理办法》《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公司专业技术岗位职级序列及评分标准》《(集团)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公司个人执业注册资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公司管理标准的发布实施,从人才入职的“入口”起,在岗位履职薪酬、职业生涯发展、培训与培养的流程与信息追溯、到职业晋升通道、岗位绩效评估、执业资质获取与政策激励等,都给出了清晰的路径导向。这些政策体系中的内容并非一劳永逸,适时将结合公司的业务模式、业务创新与调整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与阶段将进行局部或细节的修订与完善。“筑巢”的目的就是让入职该公司的每一名员工,无论是专业技术岗位,还是工程建造系列,或是职能管理部门,都能“与公司共成长、与梦想更贴近”,能够便捷地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到自己在这个舞台上的应有位置。

2  实践递梯子,让企业人才“栖巢”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个智力密集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企业,实践就是员工向上成长的梯子,所以,公司在学习实践、项目实践、创新实践、分享与交流实践上为员工“递上”四把梯子,让企业人才“栖巢”与成长。
在学习实践方面:公司传统的“导师带徒”模式因项目分散、生产任务紧张,“师傅”一般很难兼顾生产任务与新员工培训。为此,公司尝试改进成“团队导师带团队徒弟”的方式,演进成“共学共进”的模式:按同一单位、或专业相同(相近),将新员工组成学习团队,视导师的特长与忙闲程度,安排不同的项目实践与主师课题,组织“微课堂”的方式最大范围内扩大知识与经验的分享面,尽量做到员工成长不同阶段、始终有人关注。反之,结合当代青年员工在外语、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方面的优势,有时候也可以对年长的导师提供必要的辅助与帮助。
在项目实践方面:只有技术应用来源于实践,才能最终更适宜地应用于实践。对于入职东风设计院的应届毕业生,公司规定了为期一年的实践期,通过安排穿插到各个设计、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项目部等项目现场,进一步强化对现场的实践观察与认知、施工与设备记录与总结、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处置方法,等等。这些有益于员工思维逻辑与职业习惯的养成。在生产任务中,公司生产运营部门还会鼓励项目部吸纳入职公司的新员工参与、加入,不仅便于新员工熟悉公司生产流程,而且也利于新员工与项目团队的融入与融合。
在创新实践方面:公司有鼓励员工参与业务标准化、技术进步的岗位职级分值评定,也制订了在实践中进行实用新型与发明专业的相应激励政策条款,目的在于将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有效结合,把职业总结与专业趋势研究有机融合。通过每年的业务标准化科技立项,截至2016年:科技研发项目验收104项,标准化业务建设项目验收157项,软件著作权3项;公司获国家授权专利137项,有效121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9项。
在分享与交流实践方面:当代工业制造领域,互联网、智能化、仿真技术、云平台等,以及工程建设领域的BIM技术、绿色建筑、海绵城市、节能环保等方面,这些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对技术分享的速度提出了新要求,如果技术分享的速度跟不上技术进步的节奏,作为智力密集与技术应用型的国家工业设计中心,东风设计研究院也可能会失去技术竞争优势,为此,该公司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扩大对新技术、新趋势的对外学习、内训普及,并自2015年起,面对思维活跃的青年员工,采取“青年讲、专家评、现场分享互动”的模式,组织了三届“青年科技讲坛”,每届分工艺与装备、建筑设计、工程建造三个专场,不仅为青年员工参与竞争、同台竞技搭建了舞台,而且在专业研究、职业总结方面营造了技术分享平台,还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荣誉激励、方向引导的青年人才成长氛围与空间。历经三年,共有20个专业的68名青年员工荣登讲台,进行了专业研究与职业总结,此种通过VCR展示、全程录播记录存档、海报宣传等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传播推广方式,除在公司内部引起关注与轰动效应外,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风汽车公司的影响范围与力度也正逐步扩大,一些专业青年才俊也由此脱颖而出。

3  “雁阵”初成,领飞与群飞俱翱翔

近段时期以来,在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领导层高度重视下,经过人力资源、培训中心、技术中心等部门的密切协作,公司专业技术人才“雁阵”初成,呈现领飞与群飞俱翱翔的良好态势。
经过政策引导与项目实践,东风设计研究院的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在各专业都产生了领飞者。如工艺数字化负责人任泽兵兼任车辆工程院系统部件分院院长,曾被授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杰出青年、东风汽车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最美东风人等多项荣誉称号;涂装专业的杨江伟,其参与的项目先后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东风汽车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再如车辆工程院的董暂,荣获东风汽车公司2016年度青年自主创新科技奖银奖;建筑专业的杨川荣获东风汽车公司2016年度青年岗位杰出能手等。
在领飞者的引领带动下,东风设计院各专业的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群飞共舞,持续壮大。如结构专业中,历经2016年四次系列训练、指导与点评后,一次性共有9人通过结构专业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考试,获取并提升了专业执业资格。
人才的群飞格局促进了东风设计研究院的业务拓展,近年来,通过设立公司BIM中心、成立智慧工厂与智慧建筑(IFB)研发及应用推广平台,推动该公司逐步参与清洁能源汽车项目、光伏发电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环保制造工程等业务。尤其是全社会都在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当下,国家颁发的13家新能源汽车资质牌照中,与东风院建立合作关系的达到7家。
人才的群飞格局更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近几年来,公司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设立了“工艺数字化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与中国科技大学安全技术研究所在涂装车间的喷漆消防技术的方案与实验进行合作,与江汉大学实现科技情况资料信息化共享,与广州本田合作汽车工厂废水深度处理项目等等。2016年底,“产学研”项目经过实践也水到渠成地开花结果:武汉瑞明汽车发动机缸盖数字化车间项目入选2016年湖北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公司设计的中信戴卡创新中心项目2016年通过国家建设部专家评审,获得“绿色建筑”三星认证证书,标志着公司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设计水平达到国内高标准要求。
“领飞”与“群飞”的人才格局,在推动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更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创新成果,推进东风院跨入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殿堂,在全国汽车行业与湖北省都在仅有的两家之内抢得了一席之地,并被评为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工程设计)领军企业。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