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教商情 > 论文精选 >

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探讨

2018-07-17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机械创新与产教融合新思 | 浏览量:

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探讨

姜全新
(荆楚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摘  要: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因此建设开放性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构建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及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方法创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1]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就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推动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1  开放性实验室内涵

开放性实验室是高校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一种探索。由于开放性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及动手实践能力上已经被证明有显著效果,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传统实验室的管理现状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基本上都采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有的高校设置校级实验中心,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工作;有的高校设置实验与设备处承担管理职责;有的高校在教务处下设实验教学管理科,其职能主要是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部署、督促和材料的归集;不管如何设置,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职能基本由教学学院承担。
传统实验室管理,主要为课堂教学服务,以课程为对象,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编制了与理论课教学对应的实验教学课表,依据实验教学大纲,围绕教学内容开设各种实验,由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完成实验内容,分析实验数据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作为一门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进行管理。
实验教学的组织由实验教师指导完成,有的也由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共同指导完成。实验教师每天按照教学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实验训练的方式,按规定的实验课表组织学生批量进行实验,不接待个体的学生或外专业的学生。在这种状况下,实验室管理现状难以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实验教师缺乏事业成就感,许多实验设备经常处于停用状态,设备利用率低,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无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1.2  开放性实验室的特点

开放性实验室的特点在于“开放”,目前部分高校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专题研究等,从某种程度上是开放性实验室的探索,与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实验室还有较大距离。
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有科学实验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创新培养模式、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等多种形式,目的都是为了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及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及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开放性实验室以学生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创新训练项目或研究项目等为服务对象,开展个性化服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为补充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
开放性实验室采用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管理手段、评价等开放管理方式,管理方式更灵活,实验管理以项目管理方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针对某一项目提出实验目标及实验内容,实验室教师与专业教师对实验进行评估,专业教师在实验时进行部分指导,项目结束后,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评价。

2  开放性实验室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开放性实验室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配套的制度建设、经费支持、设备保障、人员保障、监督机制及安全保障等不完善,导致在推进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碰到较多的棘手问题,如实验耗材支出大大增加,带来管理上的困难;教师工作量大幅增加,但教师的工作量不能有效体现在业绩分配上;目前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实验室开放带来的安全隐患等。
实验教师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开放的要求。实验教师(含实验技术队伍)一定程度上是师资队伍改革的分流池之一,与专任教师队伍相比,实验教师队伍组成复杂,高技能人才缺乏,缺少多层次、多形式的实验教师队伍培养计划,在岗进修培训机会少,不利于科学管理;实验教师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撑和辅助,工作业绩难以表现为独立的成果,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总体待遇偏低;激励措施缺乏多元化,晋升标准欠合理,上升通道不畅,人员竞争意识未得到有效激发;发展目标不明确,职业认同感不高,职业发展面临危机。

3  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学校在制度建设、经费支持、设备保障、人员保障、监督机制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要保证开放性实验室的有效运行及管理,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3.1  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就是要制定与实验室管理工作相配套的制度,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重在落实。实行激励机制,提高实验人员的地位,稳定技术队伍,激发创新意识,从制度上保证和鼓励实验室人员实现创新管理工作的热情,切实发挥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校实验室在改革和发展中,应高度重视实验教师的知识、技能、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强调以能力为核心,将其作为用人标准和考评的重要依据。充分利用和发挥实验室人力资源优势,实行优化配置,科学管理,有利于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培养创新型人才育人目标的实现。
高校实验室在改革和发展中,更要务实地制订相关的人才聘用和管理制度,不能一刀切。根据岗位需求合理设置人员的聘用条件,比如有些实训指导岗位,对人员的操作技能有更高的要求,就不能一味的从学历等方面设置高门槛,满足岗位要求的可以出台特殊政策先聘用,再引导或要求聘用人员进行学历提升。

3.2  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增加开设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实验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启迪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激发科研兴趣、训练跨专业(学科)实验能力,发挥综合潜能,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强化培养学生的设计、研究、应用和开发能力,开发一些贴近科研与生产实际的实验项目,通过项目中蕴含的科学研究或应用能力与思维方法,培养训练学生综合能力。也可探索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入实验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完成与科研课题相关的实验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科研型实验,培养创新型人才。
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实验项目。目前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创新学分,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校认定的课外各类竞赛、科研训练(大创项目)、发明创造、社会实践、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成果,通过申请和认定后均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3.3  建立多元化的实验室开放形式

首先做到时间的多元性。正常上班时间开放,晚上及周末时间也要开放。可能的情况下在学生假期也要根据需要开放。比如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多是利用课余时间甚至寒暑假的时间进行作品设计、制作等。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引入实验教师的弹性工作制,合理安排教师工作时间。
其次开放项目或内容多元化。设置如基础技能训练项目、素质提升实验项目、创新实践项目、技能竞赛项目等,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有重点引导完成相关项目的锻炼,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实验室开放也要务求实效。根据实验室情况和性质的不同,符合条件的首先推出,暂时不符合条件的加强建设,在保证实验室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完善管理后有序推进。
总之,开放性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需要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建立健全多种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实验室开放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善管理、能奉献的实验教师队伍,将有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贵才,杨九民.高校实验室开放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
[2]     侯凤才,张国华.高校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
[3]     杨威.实验室开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
[4]     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
[5]     朱海伦,储节旺.高校实验室的“能本管理”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
[6]     毕海霞,张艳蕊等.自主创新开放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
[7]     吕朝军,曹小鹏.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新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0).
[8]     马宏飞,李薇等.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6(4).
[9]     许少榕.高职院校开放性实验室的研究和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1).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课题项目(HBSY2016-35)。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