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迪斯、冯思翰、海兹曼新年开讲大众中国下一站

2019-01-16 | 编辑:机械工业教育网 | 来源:中国汽车报 | 浏览量:

  1月7日,大众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大众”)管理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中国管理董事会负责人迪斯,大众(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冯思翰,大众(中国)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海兹曼齐聚北京。

  这是一场交接仪式,海兹曼在负责大众中国业务6年多以后,于今年1月退休,迪斯与冯思翰今后将共同负责大众在中国的相关业务;这也是一次企业在最重要市场的信息发布,如迪斯所说,中国市场对于大众来说极其重要,所以他在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就来到北京,与媒体交流关于大众中国业务的未来走向。

  ■ 在中国,为全世界创造

  作为大众中国管理董事会负责人,迪斯首先阐释了他对中国市场的理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众都是把德国乃至欧洲的技术、设计以及工作方法带到中国,与中国的运营情况相结合。如今,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行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坚信中国是要引领汽车行业发展的。”迪斯认为,大众在中国合资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发展迅速,从中国市场的新兴技术发展趋势也可以看出,“我们未来与其把欧洲的东西拿到中国,不如在中国、为中国创造,或者说在中国、为全世界进行创造。”

  迪斯进一步解释说,大众在过去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把欧洲的汽车技术引入中国市场,推进平台、动力系统、制造技术,再到整个供应链的发展,从实现本土化到逐步提高本土化水平。目前,大众在中国的运营已经实现各个环节的高度一体化,甚至达到“优异”水平,所以更多的工作应该首先在中国市场展开。

  ■ 中国正引领全球汽车业创新

  “未来,中国车市将在全球市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迪斯强调,中国不仅将保持全球最大新车消费市场的位置,而且将在技术发展与创新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与其他全球化规模经济体不同,中国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有清晰的战略规划,正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和新型移动出行服务的发展。可以说,中国正在引领全球汽车行业一个创新的未来。”

  虽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大众已经取得成功,但迪斯清楚,大众欠缺汽车工业下一步发展所需的很多技术与能力,比如软件平台以及围绕这些新技术的整个价值链。“在某种意义上,汽车已经成为软件产品,其使用的代码比智能手机这类数字设备多10倍。此外,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也带来巨大的变化。巨变之中,大众最大的挑战是要确保所有必需的因素,能协同向前。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迪斯评价说,过去3年中,在海兹曼的领导下,大众在中国把握住了市场先导机会,例如在新型移动出行等方面,大众在中国的发展水平已经领先于欧洲及世界其他市场。

  ■ 大众的未来取决于中国

  根据此前的计划,大众2019年将在中国投资40亿欧元,并且将在两年内推出30款新能源汽车。迪斯在沟通会上确认,该计划没有任何改变,并且在2020年晚些时候,大众将在中国推出全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目前已与相关电池供应商签订了供应合同。

  据悉,接下来大众中国业务将聚焦于三个方面。

  冯思翰称,首先,大众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投入,并且,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代全球平台将使用更多来自中国的技术。

  其次,迪斯认为,汽车工业在10年或者20年以后,就会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产业一样,主要创新来自于微控制器、处理器、软件以及对汽车功能进行联网升级的能力。欧洲市场没有现成的相关技术,但这些技术在中国已经取得非常好的发展,比如计算能力、微控制器等后台后端技术、软件开发和升级等。接下来,大众不仅将与中国合资伙伴一道,着力提升这些能力,而且大众自已也会充实与提高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

  第三,在中国,发展自动驾驶要具备有针对性的策略,大众将在技术方面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从而又好又快地进一步发展自动驾驶技术。

  谈到合作伙伴,据海兹曼介绍,大众已与许多中国本土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包括出门问问、首汽集团等;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也有进展;此外,还积极与一些高科技公司包括华为、腾讯、百度进行相关洽谈。去年,大众品牌加入了百度Apollo(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也开始了新洽谈。他说:“整个大众需要寻找更多对口合作伙伴,齐心协力做好相关的工作。”

  “未来大众在中国着力发展这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将不仅服务于中国市场,也将服务于全球市场。中国对于大众的未来具有最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大众的未来将由中国市场决定。”迪斯总结说。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