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我是“航三代”

2019-04-08 | 编辑:机械工业教育网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 | 浏览量:

       
那个年代特有的标志
        我是标准的“航三代”,从小接受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红色教育,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传统的三江企业文化熏陶。
 
        1969年,我姥爷随着第一批建设三线的大军,来到了卾西山区的小城——远安。听姥姥讲,她是1971年带着年仅三岁的妈妈和尚在襁褓中的大舅,背着一个简单的小包裹,或站或坐,一路辗转了无数次车,历时三四天,吃尽了无数的苦头,才终于到了那个神秘、神圣的地方——066基地。
        姥姥的家乡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乍一来到那人迹罕至、四面环山的山区,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逃离,回到故乡。可是,姥爷在那呀,大概有姥爷的地方才是家吧,因此姥姥慢慢的接受了大山,并一住就是30多年,直到搬迁孝感。
        据妈妈回忆,当年她和父辈们住在一个叫“干打垒”的地方,而且一个套间里外住着两户人家。由于需要搞好基础建设,男人们开山修建厂房,而娘子军们则做着砖坯,在太阳底下一站就是一天,那种苦和累,据说连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姥姥都受不了。等一天结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饭也不想吃,话也不想说,就算是跌倒在烂泥巴里,也不想爬起来。但又不得不赶紧爬起来,家里还有姥爷、妈妈和大舅需要照顾呢。
        别看妈妈现在看似文文静静的,听姥姥讲小时候可淘着呢。妈妈自己也自豪地说,四、五岁就跟一帮比她大的孩子漫山遍野乱跑,抓蚂蚱、打蜻蜓、摘各种野果子,用树枝撩拨过小蛇,用脚踩过蜈蚣。在她那里,没有不敢爬的山,没有不敢上的树。有一次不知吃了什么野果子,半夜又拉又吐,身上长满了包,是姥爷背着她敲开医院的门,才救活了一条小命。
        当时小孩上学都必须年满7周岁,大概那个时候适龄儿童太少了,一个班只招了不到十人,于是刚6岁多的妈妈就被扩招了进来,上午还在撒欢乱跑,下午就一脸蒙圈的被送到了学校。据妈妈回忆,她就像一只被散养玩得正欢的小羊,一下子捉住被关进了圈里,那个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刚开始的时候,凳子上就像长了刺一样,让她坐立不安,更尴尬的是1到10都不会写,好在那时的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妈妈说,当时教她们语文、数学的老师,是一对下过乡的男女,特别和蔼、特别有耐心。或许妈妈还算是聪明吧,成绩往往超过那些比她大的孩子,因此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那个年代的露天电影院
        到了远安后,妈妈又陆续有了一个妹妹和弟弟,那就是我的小姨和老舅。姥姥和姥爷要上班,买菜做饭和照顾弟妹的担子,就落在了妈妈肩上。本来妈妈是有希望考上大学和师专的,但小小年纪的她却选择了上厂里技校,因为这样可以早点上班,早点挣钱,早点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妈妈在生产一线当过工人,也在技校当过实习老师,再后来便成了一名掌握产品质量的检验人员,就是现在退休了还被单位请去为质量把关。妈妈是在工作中认识的爸爸,爸爸上的是当时066基地最早的中专,结婚后因为有了我,妈妈便放弃了学习的机会,鼓励爸爸考上了电大。
        从小妈妈就鼓励我好好学习,帮她圆上大学的梦。听从妈妈的教诲,一路顺利研究生毕业后,我毅然选择了回到航天三江,立志做一个“航三代”。因为在我的骨髓里,航天永远都是我的挚爱,永远都我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地方! (杨子薇)

    上一篇 上一篇:三个人的班组

    下一篇 下一篇:江北公司“云端”营销模式新突破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