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工地小夜曲
2018-09-18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 | 浏览量:
群山环抱,松涛低吟,冬日的山谷更显静寂。
深沉的夜幕中,远远地听到钻井机发出的轰鸣。
几盏大功率照明灯中,不时看见建设者忙碌的身影。
在高铁工地上,几名红峰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安装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叙写新时代航天人的奋进曲。
红峰公司将光纤技术应用于高铁边坡形变监测领域。什么是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就是在高铁的路基二三十米、相当于十层楼高的地下安装光纤,时时监测地质结构的变化,为高铁的安全、平稳运行保驾护航。通俗地说,它是观测高铁运行安全的地下之“眼”。
要把这只“眼”安装到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7年11月,我有幸见证了这段“黄昏邀长庚,清晨送启明”的小夜曲。
工地施工,犹如一条流水线,轮到我们施工时恰巧是夜间。
晚上七点,整装出发。
设计师卜新华,设备工程师陈鹏,市场销售员涂渊,设备维修员武桂祥,四位80后、90后的小帅哥,身着航天蓝工作服,头戴红色安全帽,脚穿深筒水靴。这些平时与计算机、图纸资料打交道的小伙子们,秒变成了全副武装的高铁工地施工员。
带上材料和工具,坐上租来的小三轮,七弯八拐来到高铁工地。
雨后初晴,泥泞、阴冷、暗淡……
很多大型施工机械已经静静地歇息,钻井机有节奏地在欢唱。一台大型吊车高悬着直径约2米、长有6米的钢笼,几名焊接工人忙碌着,飞溅的焊花照亮了夜空的美丽。
我们的地“眼”将绑扎在钢笼上,安家在地下20米。
分纤,套管,盘卷,5根约30米长的光缆准备完毕,第一段钢笼的焊接正好完成。此时,已是夜晚10时许。
上!打开头顶的小矿灯,装上塑料扎带,拿着盘成卷的光缆走向钢笼。
一个手势,默契地配合,一段段光缆紧固在钢笼上。
“注意头上”,“当心脚下”,相互的关照凝聚着团队情谊。
脚踩黑洞洞的深井边,如临深渊;头悬几吨重的钢笼,步步惊心。这些家里的独苗苗,硬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实现了从“娇滴滴”到“男子汉”的蜕变。
光缆在一米一米扎紧,钢笼在一段一段下降。5根白色的套管与黑色的钢笼鲜明对比好像刚刚书写的五线谱,不停移动的双手犹如拨动着琴弦,晃动的小矿灯恰似那跳动的音符,他们用青春演奏着奋斗新时代的小夜曲。
午夜时分,轮到第二次钢笼焊接,我们可以暂时歇息歇息。
喝上几口保温瓶里的热水,吃上几口冰凉的面包,不是麦当劳也当肯德基,真是惬意极了。
找一处相对干爽的平地,铺上自备的纸壳,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听听松涛,数数星星,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昔有芦席当被盖,今有纸壳作梦床。老一辈航天人留下了团结争气的传统,当代的年轻人承接了图强奋进的火种,生生不息。
谁家的子弟能吃这苦?他们却说:“高铁工地打地铺,自找苦吃就是福!”
完成光缆“存活”的检测,东方露出微光,工地初见全貌,帅哥们满身泥浆。“只有经过泥泞的洗礼,奋斗的人生才会留下美丽的足迹”,最早就到工地的卜新华告诉我,这边我们已经安装,那边还有……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很远,很远,我仿佛看到了载着中国梦想的“复兴号”列车飞驰而来,一路高歌新时代的进行曲。(陈文贵)
上一篇 上一篇:红峰公司让党员红领“亮”起来
下一篇 下一篇:工艺交底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