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创新需解决社会资源调配和效率问题

2018-11-28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 浏览量: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不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是新能源汽车科技的主流消费国,但是在一些核心的领域,我们并没有真正地树立起绝对的优势。”在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期间,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兼总经理原诚寅。

  产业环境变化 技术亟待突破

  采访当天,原诚寅刚从广东佛山2018燃料电池创新拉力赛现场赶到上海。他认为燃料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亟待突破的技术之一。拉力赛是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燃料电池产业加速计划的重要系列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聚集技术专家、主流车企、产业资本、优势项目和顶尖人才,针对行业需求和痛点,提出解决方案,加速实现产业落地。

  原诚寅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缺乏基础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二是产业环境面临全新变化,新技术的挑战、传统汽车升级挑战、产能过剩的挑战等;三是技术亟待突破,扶持政策退出后,多项技术亟待突破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商品性。像高能量、高安全性电池、燃料电池以及高性能电驱系统、智能网联技术等,这些都是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些核心技术。

  聚集创新资源 解决共性难题

  现在自主创新大多是集中在企业的内部,很少出现这种跨领域跨行业的联合创新。原诚寅认为,全球知名产业创新机构案例带来的启示就是“开放开源、共建共享”,聚集创新资源解决共性难题,全产业链协同互利,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断层。面对变革,我国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模式应是以“共建、共享、共用、互利”的开放运行机制,聚集各界创新资源,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快解决行业基础共性问题,加快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打通整个产业链。国创中心的使命就在于此。

  国创中心于2018年3月挂牌成立,是科技部推动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首个国家级的汽车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等牵头,共建单位囊括产、学、研各个领域,涵盖上下游产业链优势资源,对标国际水平,打造科技研发、产业孵化、行业服务和模式创新的综合创新平台。

  “卡脖子”技术难题解决思路

  对于国创中心成立后做了哪些工作,原诚寅说,总结起来就是开源整车开发服务平台。现场展示的是北汽新能源整车开发平台,后续还有吉利、比亚迪、宇通和福田汽车等开发平台。整车开发平台基于“两横三纵”战略,即支持“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以及“乘用车、商用车”两大车型平台,共六大技术类别,开发开源的控制系统和线控系统,统一相关接口及协议标准,在物理结构、车身信息、人机交互、线控底盘和车辆控制等方面逐步实现开源,打造开放的、安全的、可拓展的技术验证平台。

  国创中心根据产业要求,支持前沿性技术开发,例如前面提到的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也关注开发周期短的、行业普遍急需的技术,例如两档变速器技术。这样的技术很快可以研发出来,企业装备在车辆上,明显提升动力系统效率,效果立竿见影。

  对于困扰行业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如何解决,原诚寅表示,国创中心的思路是两个,一是在国内找相关科技成果,可能现在的产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我们自己不去试用和改进,技术很难成熟;二是在国际上多方寻找,探寻资源整合、跨界合作等模式,探索解决之道。

  最后他说,国创中心秉承“国家使命”、立足“行业需求”对标国际水平,打通新技术进入整车供应链的通道,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把开源整车的技术平台、前瞻技术的验证平台、知识产权的运营平台和孵化创投的四个平台向所有的行业伙伴开放,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成为所有中国新能源汽车创业创新者实现梦想的平台和空间。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