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汽车在国内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在中国氢能人不懈努力下,赢得了燃料电池商用车发展空间。目前业内针对乘用车上用纯电动技术、商用车用氢能源技术,似乎成为了一个折中的共识,形成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但从市场角度看,国外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还是以乘用车为主。氢云链数据库统计,截至2020年末,日本丰田Mirai和本田Clarity历年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累计全球销量为12679辆,韩国现代NEXO燃料电池乘用车历年累计销量12717辆,而国内没有燃料电池乘用车量产销售。
业内不少人担忧,国内乘用车路线似乎要成为政策弃儿?当下重商轻乘现象还会持续多久?
乘锂商氢只是国家一个阶段性的产业平衡策略。而主流车企从来没有放弃过乘用车的研发和布局,这是车企的市场行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市场、技术、基础设施完善到一定程度就会吸引、说服政府产业布局和争取到政策支持。
在过去的半年里,上汽大通、长城、广汽、长安等多家知名整车企业先后发布多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并且成功登榜工信部推荐目录,其中东风汽车与佛山签署合作,在今年年底将展开不少于100台氢能乘用车的示范运营。
这似乎意味着当下发展相对缓慢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已准备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乘用车市场启动对加速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发展速度的影响意义重大,不容小觑。
多款氢能乘用车登榜工信部,产业春天终于来临?
首先我们盘点下近期燃料电池乘用车项目和工信部目录动态。
2020年10月,工信部第337批(2020年第11批)推荐目录中,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燃料电池MPV上榜,燃料电池系统由捷氢科技配套,续航605km。
2020年11月,工信部第338批(2020年第12批)推荐目录中,广汽传祺Aion LX Fuel Cell 燃料电池SUV上榜,燃料电池系统由新源动力配套,续航650km。
2020年12月,工信部第339批(2020年第13批)推荐目录中,东风风神AX7 Pro版e·H2燃料电池SUV上榜,燃料电池系统由新源动力配套,续航暂时未公布。
2020年12月,工信部第339批(2020年第13批)、2021年2月,工信部第341批(2021年第2批)推荐目录公示中,长安CS75版燃料电池乘用车两次亮相,燃料电池系统由新源动力配套,续航可达510公里。
2021年2月3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佛山市政府、佛山仙湖实验室及佛山南海区政府举行四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约定,东风公司将与佛山市、南海区联合成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营车队,并建立燃料电池乘用车维保体系,到2021年底车队规模不小于100台,2022年开始逐年增大示范规模,助推氢能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坚持与期待
数据库显示,历年来国内市场上出现过的燃料电池乘用车总数已经超过24款,其中登上工信部产品目录的有9款,且多数是2020年10月份以后集中登榜。
与乘用车不同的是,虽然部分乘用车车型是被工信部限定了时间和范围,比如奇瑞的燃料电池汽车被限制在世博会期间使用。但工信部专门为支持乘用车开的口子,而背后是中国燃料电池乘用车企业的坚持、不放弃和对政策支持的期待!
从表1可见,十多年来,以广汽、长安、上汽、奇瑞、东风、北汽为代表的车企们仍一直在坚持燃料电池乘用车产品的开发。2021年开头,国内主流车企开始在乘用车上发力,加快示范应用落地和车型量产步伐,其中东风汽车一马当先,2月3号率先签约至少100辆氢能乘用车项目订单。
同时,2021年上汽大通、长城、广汽的氢能乘用车发展也将值得关注。例如,上汽大通总经理王瑞在2020年广州车展上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加氢站比较密集的地区,比如上海嘉定地区,我们后续会提供一部分车做网约车,差不多到2021年可能会投放四五百台EUNIQ 7。
2021年国内乘用车的春天要来?
从市场角度看,2021年上汽大通、东风等主流车企将成为国内氢能乘用车示范运营领头羊。佛山的第一个100辆乘用车订单表明广东发展乘用车的决心,特斯拉落户上海,现代落户广州既是企业市场行为,也是两地政府助推结果。
从政策角度看,2020年9月21日,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正式开启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不过,截止目前,虽然首批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的名单暂未公布,但趋势不可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根据规划,到2022年,广州市燃料电池乘用车在公务用车、出租车等领域示范应用达到百辆级规模;到2025年,实现千辆级规模的商业化推广应用。但目前来看,广东似乎要烧起乘用车春天的第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