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机械行业运行呈现六大亮点 低碳转型初见成效

2022-08-11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 | 浏览量:

  8月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机械联执行副会长陈斌在会上总结,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补短板、低碳转型、共建“一带一路”等6个方面的亮点。

  一是快速启动复工复产见成效。上半年,长春、上海等地疫情严重冲击汽车制造业正常运行。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科学防疫、精准防控,快速启动复工复产。

  一汽集团在有关部门帮扶下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防疫责任,红旗蔚山工厂于4月13日率先启动复产,通过创建无疫工厂、“点对点”接送员工和半封闭运行等措施,分批分区快速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5月1日起相关生产基地陆续启动双班生产模式,最大限度提升生产负荷。

  上汽集团及时启动复工复产准备,申报进入“白名单”企业,建立完善的封闭生产方案,并打通封闭区域“点对点”运输。4月下旬开始复工复产压力测试,5月27日起整车企业陆续启动双班生产提升产能,6月1日起集团所属企业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全面复工。

  汽车协会数据显示,5、6月我国汽车产量环比分别增长59.7%和29.7%,6月生产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汽车工业快速启动复工复产,实现产能提升,对稳定上半年机械工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稳增长发挥积极作用。上半年,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4%,增速比机械工业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636.75亿元,同比下降2.4%,降幅比机械工业平均水平收窄3.4个百分点。

  从比重看,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机械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为79.3%和76.64%,比上年同期提升3.38和2.67个百分点。代表性产品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均超过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升至21.6%;6月当月产销量接近6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三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虽然受到乌克兰危机和全球疫情的影响,机械工业持续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共创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机械工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572.3亿美元,同比增长13.6%。

  陈斌举例道,由上海电气提供核岛及常规岛等主设备的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外第二台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K3机组通过验收,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对优化巴基斯坦能源结构、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徐工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130吨全地面起重机出口欧洲,将用于波黑最大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伊沃维克风电项目,助力当地清洁能源发展。东方电气集团与台塑集团签订越南河静钢厂燃气系统改造项目合同,改造后将大大降低河静项目一次能源的使用量,为越南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助力。

  四是助推能源供应体系低碳化转型。上半年,能源装备制造业逆势上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99%,利润总额增长15.65%,显著高于工业、制造业和机械工业增速。机械工业践行“双碳”战略,为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供应系统提供了绿色动力。

  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沂蒙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梅州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哈电集团自主研制的荒沟4号抽水蓄能机组,相继投产发电,表明我国抽水蓄能机组设计、制造和安装质量以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管理水平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上海电气集团“海燕”平台首台11MW风机吊装成功,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正式跨入10MW以上时代,翻开我国海上风电市场的新篇章。陕鼓集团研发的微风发电系统在榆神工业区创新创业产业园一期顺利安装,可在风力不足四级的条件下发电,提高风能利用率。

  五是机械行业装备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助力用户行业绿色发展转型。哈电阀门配套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145兆瓦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在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投产运行,刷新了运行压力、温度和发电效率等多项世界纪录,对于推动冶金行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探索意义。中国一重承制的乾钢1150毫米酸轧机组试车成功,机组配有除尘和轧机污染净化等环保设备,为钢铁行业提供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生产装备。奥力通起重机研制世界首创“三袋联吊”智能吨袋起重机,生产效率提升3倍、节约人工70%,助力食品、化工、矿业、冶炼等行业自动装卸领域能效提升。

  六是“补短板”提升产业链安全。由上海电气集团研制的应用于内蒙古包钢金属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高炉风机配套51.2MW同步电动机顺利投运,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垄断。由沈鼓集团研制的国内首台套电驱高压离心式储气库压缩机组在辽河油田双台子储气库试运投产成功,解决了储气离心压缩机“卡脖子”问题,为我国天然气储气工程新添大国重器。由星火机床研制的大型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交付使用,用于船用中高速柴油机、凸轮轴、摇臂、活塞等复杂零件一次装夹加工成型,解决了我国船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加工的“卡脖子”问题。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