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十九大东风 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倾力打造山东新工业
2018-01-22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 浏览量:
1月18日,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山东政协大厦三楼礼堂隆重召开,在会上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钱焕涛作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努力打造山东新工业》的工作报告,他提出:2018年,山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动员全省经信系统干部职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进工业和信息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全力打造山东新工业,推动全省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在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产业等方面全面求强、建设强省,加快打造质量效益好、创新能力强、产业结构优、融合程度深、品牌价值高、发展后劲足、安全环保节能的山东新工业。
重点任务
一、立足高端制造引领,着力打造山东工业新形象。一是持续推进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深化实施“1+22”转型升级方案,巩固和扩大中期评估成果。瞄准材料、设计、工艺等关键环节,深入实施支柱产业集群三年培育计划,开展主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开展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认定工作,支持省级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示范基地。启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争取尽快进入国家布局。
二是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深入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开展新一轮化工生产企业评级评价和运输、仓储、经营企业评级工作,加快园区认定,有效提升化工产业发展层次和本质安全水平。编制实施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在烯烃、芳烃、聚酯等下游产业链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千亿级石化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化工产业高端集聚规模发展。制定《山东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全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加快化工生产企业进区入园步伐。以化工产业为样板,总结推广经验,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全面启动实施新材料产业“1351”工程,自2018年至2020年,培养引进1000名新材料产业高端人才、打造30个新材料重点示范项目、培植50个新材料重点骨干企业、形成10个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烟草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力争今年鲁产烟市场份额达到54%,鲁产甲类烟省内市场份额达到18%,鲁产烟单箱销售额达到19900元/箱。推动地炼行业集约化发展,支持山东炼化能源有限公司加快发展,督促企业淘汰落后装置,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探索钢铁、铝等产业整合的路子,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坚决完成钢铁、煤炭等行业年度去产能任务,继续保持打击“地条钢”高压态势,坚决杜绝死灰复燃。加强协调督促,全力落实错峰生产工作措施。
三是启动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制定省级工业强基实施方案,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制定重点项目导向目录,分行业、分批次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开展智能化设备技术改造,实施好国家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项目。
四是全面启动工业强基行动。实施工业强基“一条龙”应用计划,组织实施一批“四基”领域重点项目,加快破解一批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组织好第三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申报,开展第二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评选。探索建设铸造行业区域性共享工厂,带动中小型铸造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五是推动装备产业高端化发展。印发实施《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山东省智能装备发展指导意见》,引领高端装备加快发展。研究制定首台(套)智能装备市场推广措施,做好首台(套)产品认定、首台(套)保险补偿和新产品推广工作。编制《山东省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二、立足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壮大工业发展新动能。一是打造高水平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技术创新平台提升行动,力争全年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在加快推进首批1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建设的同时,开展第二批建设试点,积极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服装设计品牌国家平台和智能印染专业化平台建设。
二是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力度,新培育省级中心200家以上,总数达到2000家。发布《山东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指南(2018)》,实施百项重大关键技术(产品)攻关工程,切实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好创业辅导基地和创业创新学院,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创新工程。
三是深化政产学研金用服协同创新。丰富完善山东省产学研网上合作对接平台功能,推动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继续发布《山东省重点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目录》,加快创新成果向新专利、新标准、新产品转化。
四是突破发展工业设计。开展第五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组织开展第二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发掘一批含金量高的工业设计作品,打造1-2个工业设计示范园区、1个山东工业设计知名品牌。
五是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组织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我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加快云计算平台建设,发展云计算先进技术,研究出台《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工业电商普及培训、重点培育、创新提升工程,深化工业电子商务应用,建设一批行业电商平台,继续开展工业电商百县行、工业电商进千企等活动,全年培训企业6000家以上,帮助500家以上企业开展网络营销。
六是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跃升工程。加快核高基等重点项目建设,突破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关键领域,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举办中国(山东)国际物联网大会,提升我省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度,扩大产业影响力。继续发布《山东省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产品推荐目录》,构建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建设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试点,培育智慧健康养老等智慧产业发展新模式。
三、立足质量效益提升,加快打造工业发展新实力。一是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以“三品”行动为抓手,以实施“三百工程”为基础,加快打造“鲁创精品”。大力开展以消费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力争培创3-5家特色精品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深入实施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组织实施工业品牌培育贯标,制定百年品牌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进制造业品牌高端化,提升“好品山东”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二是着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全省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推广先进管理方法,评选20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开展企业对标活动,推动企业向管理要效益、要发展。积极推进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工作,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持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统筹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全年省里计划培训企业家2500余人。筹建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培育中心,建立青年企业家导师制度,探索青年企业家培养的新机制。运营好山东省企业家网络学院,进一步扩面增量,努力实现企业家培训的最大化目标。
四是继续抓企业梯次培强。采取“行业抓龙头、分级抓骨干”的办法,推动省市县分层次抓好千亿级、百亿级、十亿级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编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8-2020)》,力争全年新增中小企业30万户,总数突破250万户;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200家、创新转型优胜企业200家、“瞪羚”企业100家、“隐形冠军”企业100家。
五是加速推进跨界融合。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军工开放步伐,培育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构建涵盖航空航天、核电、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培育推广总集成总承包、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启动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评选工作。开展物流“双100”工程,培育物流龙头企业,打造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建立物流大数据中心,实施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推动物流业多业跨界融合。加强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深化工艺美术与各类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的融合,促进工艺美术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
四、立足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加快释放工业发展新潜能。一是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345”工程。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关键环节,落实3项重点任务,开展4个专项行动,完善5项保障措施,推出一批省级试点项目,提升“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抓好前四批211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争取90家企业通过国家认定。深入开展“云行齐鲁”系列活动,争取全年上云企业达到7万家、建成国内领先的综合云平台5个、行业云平台20个、搭建省级体验中心10个、培育云应用服务商70家。
二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我省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发展。继续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四名战略”,力争2018年全省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3%左右。
三是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制定实施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行动方案,培育标杆企业,辅导带动行业相关企业,推动智能制造实现新突破。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增强实施智能制造技术服务能力。探索开展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引导企业发展高水平智能制造。继续抓好试点示范培育和国家项目争取,保持我省智能制造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四是持续强化基础平台支撑。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研发创新、协同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打造一批“双创”平台,联合基础电信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打造一批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深化通信企业与省政府战略合作,加快重点事项落地,确保全年在我省投入230亿元以上。落实省政府与华为公司签订实施战略合作协议,协调华为将部分创新资源向山东转移。推进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水平。
五是着力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工控系统安全评估能力建设,开展全省工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通报工作,指导企业做好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全力抓好信息化建设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信息化应用水平。突出抓好无线电频率、台站、设备、秩序管理工作,全力做好重大活动保障,有效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五、立足可持续发展,全面推广绿色发展新模式。一是持续推进节能工作创新。探索用能权初始分配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交易试点,构建全省统一的交易平台。实施“爱心阳光工程”,大力推广“太阳能+”多能互补模式。实施能效“领跑者”遴选活动,开展能源审计和绿色照明、电机、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工程,推进节能服务进企业。实施能耗在线监测,开展“百千万”行动,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积极参与跨省区清洁能源现货市场交易,接纳三北地区低谷弃风弃光电量,鼓励和引导低谷用电需求,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煤炭消费和大气污染物排放。
二是全面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开展节能环保产业“强身健骨”行动,发布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100强,重点打造10家优势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影响力大的特色基地,培育1-2家节能环保产值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10个优势突出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县,推动全省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
三是全面叫响“工业绿动力”品牌。坚持“点”“面”结合,拓展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推动建设清洁高效能源体系。在“面”上实现从试点城市向全域推开拓展,从燃煤锅炉改造向建材、煤化工、焦化等重点用煤行业拓展,从太阳能工业热利用向太阳能光电应用和空气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领域拓展;在“点上”重点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分布式集中供热推广、锅炉装备制造产业壮大、“工业绿动力”标准攻坚、煤粉行业专项治理、煤化工和焦化行业清洁生产、企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七大重点工程”。
四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组织企业和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力争2018年全省实施循环化改造的园区突破100家。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试点建设,加强行业指导和管理,制定皮革、塑料等传统行业企业生产条件规范。培育壮大清洁生产产业,实施清洁生产“123”工程,培育10家优秀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机构,推广20项重大清洁生产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创建30家工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在全省选树100家资源综合利用标杆企业。扎实推进实施散煤精准化治理,加大散煤销售使用管控力度,加快构建清洁煤炭供应保障体系。
五是提高绿色制造发展水平。实施“绿色制造跃升计划”,构建绿色标准体系,制定发布10项绿色地方标准。推进“十百千”工程,在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工作,建成绿色园区5家、绿色工厂50家,开发50种绿色产品。
六、立足服务保障协调,努力构建工业发展大环境。一是着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落实好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十条意见”,完善省经信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工作机制,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倾听企业呼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宣传贯彻《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条例》,完善“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配套措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推进审批事项的流程优化、环节简化、网上运行工作,更好服务企业和群众。落实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抓好盐业行业管理。
二是持续加强运行监测调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和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做好政策储备和风险化解,努力稳定工业增长。加强工业运行分析研判,建立并发布山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努力实现由侧重规模速度的面上分析向注重结构效益的综合分析转变,由侧重运行现状分析的事后研判向注重运行走势预测的超前研判转变,由侧重具体问题的调度协调向注重行业、企业运行情况的综合协调转变。提高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综合协调保障能力,切实抓好油气管道、成品油、民爆器材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工业平稳运行。
三是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完善电力行业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深化银企对接、产融合作,推动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投放有机对接,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全面清理各类涉企保证金和收费项目,跟进处理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
四是突出抓好智库平台和优质院校建设。抓好省经信研究院建设,打造高水平智库。着眼山东工业发展的长远问题,围绕打造山东新工业、完善提升供应链等选题,开展战略研究。发挥各类协会组织的优势,搭建联系企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的平台。推动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打造国家优质高职院校。
七、立足忠诚干净担当,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努力做到“五个过硬”,确保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落地生根。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健全完善的各项工作举措,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一以贯之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以“严”“实”标准,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创建文明行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干部培训培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努力提升机关运转和后勤保障服务水平。
上一篇 上一篇: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江西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
下一篇 下一篇:“问鼎中国?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2017年度车市评选”结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