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国钟表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对外宣布,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装有自行研制的PT5000机心的“山城”牌手表通过了德国天文台质量检测认证,这相当于“钟表界奥斯卡”奖。它标志着中国机械手表制造技术与工艺迈入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钟表行业依赖进口机心制造名牌手表的历史已经结束。
钟表行业的短板
钟表行业是高精密机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业,其特有的精密制造技术和精准计时产品,不仅给人们提供一般消费品,而且长期服务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核电、高铁、电力等国民经济各个重要领域。
中国钟表协会理事长张宏光介绍,中国钟表在工业产业中体量不大,但是中国钟表在世界影响巨大。2017年钟表行业全年生产手表10.69亿只,时钟5.35亿只。中国生产了世界上83%的手表和92%的时钟。我国一些老牌手表生产企业经过长期努力,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陀飞轮、万年历、计时码表等复杂多功能机械手表的能力,是目前除瑞士以外世界上惟一能够生产这类高档机械表的国家。但是,我国仍然停留在制造大国而不是强国的行列,中国的钟表产品总产值只占世界钟表产值的21%。
“手表品牌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是机心的结构设计、工艺制造水平、走时精度可靠性、质量标准等。国产制表业长期落后于世界钟表强国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机心品质难以达到高端手表的精准要求。”中国钟表协会高级顾问王德明告诉记者,我国机械手表机心市场需求和生产量每年有数千万只,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我国钟表行业在机心的结构设计、外观的花色品种、制作的品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但可提供给品牌企业使用的机心不到10%,能提供给知名品牌企业使用的更是寥寥无几,这是我国手表行业的短板。造成国产手表的机心长期被瑞士和日本垄断。
用心制“心”
2011年,重组后的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重新推出“山城”牌手表。公司董事长黎衍桥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中国表,中国心”的目标,立志从手表机心这一最关键的核心竞争力入手,使企业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公司对标瑞士钟表技术工艺,按照世界一流水平的要求,打造精品。先后投入研发经费3亿多元,派出8批次20余人到瑞士、德国等世界著名制表企业学习,同时,企业还投资购置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下决心研发制造出中国的高质量机心,并让中国的手表品牌能够装上中国心,走向世界。
一只好的手表需要在一百甚至几百个零件加工、几千甚至上万个尺寸要求、一千甚至几千道工序上一丝不苟地完成,稍有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则前功尽弃,这就是机械手表制造的难点,也正是它魅力的体现。
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郑荣贤介绍,影响钟表精确走时的因素很多,并非有了先进设备就能制造出优质的机心。所以公司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挫折。
他举例说,为了提高某个自动上条零部件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研发团队反复修改方案、反复试验,在经过上千次的修改和工艺改进、材料改进后,才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由于国外对相关资料严格保密,为了弄清控制机心走时精确度的游丝几何尺寸与质量的关系,研发团队反复计算、分析影响精确度的相关参数,通过几百次试验,才最终实现稳定的精确走时。
就这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收获了成功:2015年9月9日,企业研发的首款高端机械手表机心PT5000型问世,PT5000由120多个零部件构成,总厚度仅有4.6毫米,机心直径25.6毫米,机心满条后可持续走时38个小时,走时精度为±12秒/天,与瑞士“ETA”手表机心一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不断优化后,公司今年进行了两批次的送检,分别于1月24日和3月26日,收到德国国家天文台手表检测认证中心的认证报告,公司送检的“山城”牌手表经过15天严苛检验测试,以24小时走时误差-3.8秒至+5.8秒的优异成绩通过检测认证。至此,重庆市钟表公司的“山城”牌手表成为迄今为止首个获得德国天文台检测标准测试的国产手表。
张宏光表示,“山城”牌手表的成功,是我国制表业迈向高品质发展的重要一步,不仅对企业意义重大,对于民族手表品牌的崛起、中国制表业拓展全球市场、实现中国由钟表生产大国到钟表强国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4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与我国知名制表企业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交流意向书,双方将通过技术合作,实现互补,共同推进我国优质国产机心的生产与制造。
会上,20多家行业协会和领军企业共同发布了“中国钟表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号召钟表企业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优先采用国产优质机心,实现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有效突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