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培养区域制造型人才的路径研究 ——以黄石市为例
2018-07-10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机械创新与产教融合新思 | 浏览量:
关于高职院校培养区域制造型人才的路径研究
——以黄石市为例
张 珣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摘 要:“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将全面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由此也拉开了中国制造业瞄准高端、追求卓越的发展大幕。那么,“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品牌制造,如何落实到高职院校对制造型人才培养上呢?从黄石市这一区域经济现状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在制造型人才培养的几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制造型人才;路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1]
在全球制造业面临重大调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务院于2015年5月发布了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即《中国制造2025》。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制造业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力支柱,是提高一国国际地位,带领国内人民走向现代、富强、文明的关键产业。同时历史发展的事实也告诉人们,在教育领域与制造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通过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与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促进制造业向劳动生产力的转化。新时期,作为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突破传统式发展的思维模式,实现新的超越和转型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院校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承担着高等教育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性人才。中国高职教育规模正在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在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实践表明,中国高职教育要不断适应区域产业调整,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还需要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弘扬“工匠精神”,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从理念、内容与实施路径等方面系统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1 关于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必要性
1.1 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升级铺路。大量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和高智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院校,其发展中主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服务于它既是高职教育体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方式,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可见,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教学机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2017年黄石政府报告明确指出:转型升级中“黄石制造”打造先进制造之都。黄石已经拥有服装、模具、化工医药、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饮料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等8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急需的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就更加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来为此进行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社会提供高级技能型人才。
1.2 高职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并进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适应社会各类一线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要旨,突出应用性、操作性、职业性、地域性等特色。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侧重高技术含量的现代科学技术教育,要求掌握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此所谓“高”;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突出应用技术的实用性和职业技能的针对性,面向一线职业岗位实际需要,此所谓“职”。高职院校在发展定位上必须始终立足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集中全部资源,着力地方需求,凝练职业特色,体现区域方向。由于高职院校本身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因此其服务区域性经济的实施具有可行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主要以培养专业性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为基本点,其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与路径也应该尽量发挥出学校原有的优势,并结合相关专业展开人才培养。
2 黄石高职院校培养制造型人才模式的路径
近10年来,湖北省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办学成就令人瞩目。黄石高职教育紧跟步伐。2.1 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专业与区域产业群对接
黄石高职院校主动适应武汉城市圈和黄石市(1+8)副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紧密围绕黄石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目标,坚持以“ 创建特色专业,对接地方产业,促进专业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了面向先进制造业的制造大类专业群、交通运输大类专业群、土建大类专业群;加快发展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群等五大类专业群;专业群与黄石地区产业群对接率100%,与企业对接率92%。建成适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专业体系。
2.2 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注重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
构建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加快现代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黄石正处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加速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高职有序衔接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策上职业教育的“断头路”已经基本打通,因此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主体,跟上人才市场需求端的变化,实现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成了职业院校当今服务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将创新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驱动力,加快“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积极主动对接社会的用人需求,创新专业建设,加快培育新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创造新的有效的人才供给,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黄石高职院校有利于增强黄石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辐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效益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为地方产业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量更多、层次更高、质量更优的技术技能人才。2.3 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校企合作无缝对接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终坚守自己的定位,始终坚持立足地方,主动适应黄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动对接黄石战略支柱和新兴产业,加强重点特色专业建设。按照一个专业群对接一个产业、一个专业对接至少一个企业的要求,建设形成了面向东贝集团、黄石锻压等先进制造业的制造大类专业群;面向沪士电子、上达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的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群;面向万达、兰博基尼等现代服务业的商贸服务类专业群;面向殷祖古建、扬子建安等建筑产业的建筑大类专业群和面向现代汽车工业的交通大类专业群;专业与黄石地区产业群对接率达到100%,与企业对接率达到92.8%。为提高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水平,学院通过定期对企业学生的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及专业需求,与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变化,不断与企业共同修订订单班各专业教学形式和内容,真正做到学院专业教学与企业技术需求无缝对接。(1)按照“外引内培、名师引领、培养骨干、优化结构、整体提升”的建设思路,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大力引进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以及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组织实施本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统筹推进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创新发展的新环境。
(2)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化学院与本地行业企业的合作,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促进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努力做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相互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活动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3)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求解决教学改革深层次问题。通过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领域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华平.高职院校必须着力地方需求[N].中国教育报,2011(1).[2] 赵海荣,刘红旗,李进林,等.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创业)培训模式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2(5).
[3] 范金梅.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路径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3(9).
[4] 温如春.探索高职院校服务教师学生的新途径[J].科技创业家,2013(14).
[5] 刘海玲,胡萍,张培培,王亚.旅游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案例研究——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6).
基金项目:2017年黄石市社科联课题“关于高职院校培养区域制造型人才的路径研究——以黄石市为例”(立项编号:2017)。
上一篇 上一篇: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黄石职业教育为例
下一篇 下一篇:产教融合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