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2018-07-10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机械创新与产教融合新思 | 浏览量:
产教融合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伍家梅 彭玉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产教融合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贯彻凝聚产教融合推进高校转型发展的共识,建立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完善的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发挥“双师双能型”教师在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的实力,把产教融合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所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产教融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对策
自2012年本校迎接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以来,“地方高校转型”成了本校讨论的热点问题,而且也已然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急迫需要,又是处理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加快教育行业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措施。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
1999年至今,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发展大众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将会导致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内部活动’产生一系列质的变化[1]”,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和办学特色。但地方高校在扩招发展的过程中盲目求大求全,忽视和放松了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偏离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轨道,导致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总体上缺乏办学特色,存在着办学模式趋同化、人才培养同质化、就业难等突出问题。由于中国人口政策的影响,数据显示自2009年起中国参加高考学生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可以预见在录取率不变的情况下,再过几年有的高校将会面临生源危机,甚至出现倒闭的情况。在这几年中哪些高校能够办出自己的特色与水平,才能在竞争中胜出,有一席立足之地,而转型正是地方高校的最好选择。
同样人口政策也导致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许多企业出现了技术工人难招,企业涨薪留人,用工成本增加,高用工成本逼迫企业通过转型、技能升级来抵消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目前已经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企业通过生产过程、服务过程、管理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来减少用工规模的现象。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需要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承载着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多元化需求的特定历史使命。应用型转型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质量和效率的迫切需要,是为了更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正在进入调整阶段,一场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为切入点的教育变革逐渐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包括《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在内的一系列引导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其关键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借助转型发展,将有利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性、重数量轻质量的特点,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缺乏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问题,这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合作发展的一条路径。
2 产教融合的内涵
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师(师傅);二要有一定的职业环境;三要有工作岗位这个载体;四要有一定经验积累。在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学生要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在工作岗位上接受长期的磨练,积累经验,才能不断成长。因此,传统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只有通过创新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和产业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协同育人,而实现协同育人的首要问题就是实现“五个对接和一个贯通”[2]。实现“五个对接”,就是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和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实现“一个贯通”是指在构建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中,在学历学位晋升的出路上形成直通车和立交桥,实现中职、高职、本科、硕士等学历学位的贯通。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管理模式的转型、专业课程建设的转型、师资队伍的转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而这一切转型的关键点是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高校“要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深入到每一项制度、每一个专业、每一项课程、每一个教师,使学校成为产业的大学、城市的大学、社区的大学”[3]。“产教融合”体现了一种大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是应用型高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可分为三种模式[4]:第一,企业主导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企业访问”、韩国的“产学结合”,这一类模式的特点是坚持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第二,校企并重模式。包括美国的“契约合作”、英国的“工学交替”,这一类模式的特点是工作与教学结合,两者并重,学校在传授专业理论的同时也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第三,学校主导模式。包括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这一类模式以学校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国外的相关模式,可以发现,各国不同的模式都是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其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不足。
总体来看,和职业教育开展较早的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较低层次的校企合作阶段,还没有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理想状态,企业和高校都是产教融合的主体,只有二者组成一个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3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开展存在的问题
3.1 地方高校管理者与教师有优越感,在校企合作中主动性意识不够
地方高校在传统办学中主要的面向对象是学生,而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总是受人尊敬的。另外高校管理和教师群体一般是具有高学历的精英人群,所以在一般人际交往中具有较强的优越感。而在产教融合工作中是地方高校要和企业合作,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体,高校和企业要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有一方要作出改变和妥协。从目前地方高校的价值属性来看,显然需要主动改变的一方是地方高校。有的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在校企合作中放不下优越感,主动性不够,就会使沟通合作受阻。3.2 地方高校实力不具优势,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
由于地方高校处于转型发展的初期,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专业建设、实训平台建设起步较晚,科技研发能力较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能够为企业提供直接利益的能力有限。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共育人才费时、费力、费钱,不如直接招聘人才省事,况且当前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劳动力供大于求,人才流动机制下,不通过校企合作也可以获得所需人才。对企业来说,参与校企合作如果不能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和创造财富,反而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财富的流失,这是企业不愿意承担的。即使合作,他们也更愿意选择那些科技研发能力强、人才培养质量高、能够给他们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老牌高校。大多数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系主要还是靠人脉关系和信誉,这样建立的合作关系,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难以持久的低层次合作。3.3 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内容不深入
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终身教育、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然而现阶段中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初期阶段,校企合作主要局限于共建学生实习基地、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总体来看,合作模式比较单一,合作内容不够深入、系统、实在。3.4 高校转型相关制度设计不健全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一支教师、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目前大部分本科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学历、评价制度改革滞后、重科研轻服务、重论文轻教学、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弱、缺乏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等问题,这种状况与技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不相适应。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很大程度上是按部就班、程式化的,学校的教学安排与企业的运转规律是脱节的,影响了工学结合学习模式的有效实施。地方高校应改变僵化、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与服务,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灵活调整学习模块和教学安排。
3.5 缺乏国家立法保障
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可以清楚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发展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健康合作关系,普遍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而在国中,虽然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中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问题,也大力提倡加快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但是当前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保驾护航,而且相对应的可行性政策、法规都比较滞后。政府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校企合作资金投入不到位,对双方的组织协调性还不够,不能从政策层面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支持。由于没有明确立法,使得合作双方的责、权、利没有明确表达,企业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学校也难于从自身出发制定相关标准。4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工作对策
4.1 转变观念,凝聚产教融合促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共识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正确行动的先导。转型发展中的新建本科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走应用型发展之路,凝聚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发展共识。树立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发展趋势,自觉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并将其融入和体现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4.2 要加强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和制度体系建设
要确立正确的政策导向,在学校章程、学科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融入产教融合的思想,使产教融合真正变成学校办学的自觉行为。把握高等教育分类改革的要求,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以转型发展为导向,对照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强化内涵建设,加快转型。把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师的分类管理,通过评价体系、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支持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通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计划地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根据教师所从事的学科、专业和岗位特点,选送教师到相关企业接受培训、顶岗工作和实践锻炼,及时掌握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新动态,特别要利用创新平台、科研项目等与企业对接,实现科研成果既进企业又进课堂,既锻炼师资队伍又能反哺教学;建立开放灵活的用人机制,积极从行业企业聘用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构建一支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双能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使教学案例来自生产一线,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流程同步。同时,采取开放式的实训室管理制度,为学生学习、实训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学习时间安排上,根据企业、学习任务、实训内容的要求,灵活调整,充分保证教学实施的要求。在教学组织上,以适当的时间段(如10至12周)为教学单位,缩短理论教学周期,适应柔性化管理。建立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形成柔性化管理系统和应变机制,在时间安排、地点选择、课程调整、实习管理、就业服务等方面能够及时满足来自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在学习资源建设上,根据教学要求,及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加大对信息化、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料。
4.3 充分借助行业平台,发挥行业组织牵头作用
中国中小企业众多,每个企业一次性录用职工不多,单个企业接纳学生数量不多,行业可以牵头联合众多有需求的中小企业组建行业联合订单班等。大力推进学校与相关行业的行校合作,让更多行业组织参与到行校合作中来。教师参与行业组织,参加行业业务活动,构建行业和学校信息共享的信息渠道。发挥行业组织专业指导作用,建立行业组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行业组织牵头制定职业准入资格和职业水平资格的评估标准,让学生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顺利对接。5 结语
在建设校企合作机制过程中,校企双方提供各自的优势资源,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教融合对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同时它也是部分新建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的改革发展,更加坚定地前行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
[1] 邹晓平.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种体系的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7):11~16[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5.2
[3] 鲁昕.高校转型是解决就业的关键,2014.4.25
[4] 彭梦娇.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6.5
上一篇 上一篇:关于高职院校培养区域制造型人才的路径研究 ——以黄石市为例
下一篇 下一篇:汽车空调检测维修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