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红阳公司技术中心晋升“国家队”背后的“三重奏”

2019-04-11 | 编辑:中机教育网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 | 浏览量:

        2019年初,在建设步入第50个春秋之际,“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殊荣落户航天三江红阳公司,这是对企业50年发展历程最好的认定。

平台的背后,是资源“铁拳”
        “先进焊接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树脂基结构与功能材料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省管道智能焊接成套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中小型船艇动力技术研发中心”……近五年来,一个国家级、五个省级创新平台先后在公司挂牌成立,成为汇聚着公司力量的一个个自主创新平台,也是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破除障碍的一计计“铁拳”。
        就如同公司原技术中心主任乔凤林所说的,“企业要发展,只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走出去同时把‘资源’请回来。”红阳公司作为孝感市第一家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关桥与复合材料界“元老”、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分别为公司先进焊接技术、复合材料技术指引方向。在公司国家级、省级实验室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625所等二十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的几十位相关方面专家为公司技术发展出谋划策。
        公司以一个技术中心与六个技术分中心的“1+6”技术架构将工艺设计、机械加工、总装测试、复材制造与特种连接成型等核心技术有机地串联起来,分散在各部门的技术分中心使得技术能更好地引领生产,生产也能更好地为技术“开路”。2016年8月,“快舟”火箭研制进入“冲刺”阶段,栅格舵焊接成型成为急需突破的难点,而此时国内尚无此类产品先例。针对栅格舵的结构特点,公司项目组提出了栅格片之间的“X”型、“L”型以及“V”型多种焊接结构设计方案,设计了适应激光焊接的高精度约束工装。用了不到3个月,项目组借助“先进焊接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攻克了包括焊接变形与焊缝质量控制等一系列技术关键,填补了国内栅格舵翼激光焊接制造技术空白,助力“快舟”火箭完成首飞。
成果的背后,是创新“高铁”
        1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五年来公司一共有10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项。过去的五年中,公司先后完成十二项国家级重大技术预研项目,累计获批资金过亿元,2019年公司更是有7个国家级重大项目等待结题验收。每一个重大项目的验收、每一个重大的课题的结题就如同一次次成果丰收的“农忙”,251篇国防科技报告、44篇对外发表科技论文、《摩托艇外观设计》《高温钛合金激光焊接技术要求》2项国家标准通过评审,更是记录红阳人收获时的点点滴滴。从《摩托艇》专利再获第十九届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到公司入选湖北省第一批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再到公司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更是实现了“三级跳”,由“特快”迅速成长为“高铁”。
        只有把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产品”与“商品”,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成果的价值。气凝胶是公司复合材料领域的重要成果,实现低成本、商业化、产业化是成果转化的必经之路。从2017年底公司民用低成本气凝胶项目立项以来,2018年4月份,初步掌握低成本气凝胶溶胶配比设计和制备工艺;6月份,运用新工艺的首批试制品“新鲜出炉”;10月份,低成本气凝胶批量自动化生产线初步建成;年底,公司完全掌握低成本性能气凝胶隔热材料制备技术;最终2019年1月24日,公司首个民用低成本气凝胶小批量订单顺利完成交付。由“成果”到“产品”再到“商品”,是一场艰难的蜕变之旅,也是不断突破速度极限的创新之旅。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市场牵引双轮驱动,借助“1+6”技术构架与各类技术平台,打通了技术研究、应用、推广、创造效益的产业化路径,建立了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的市场开拓模式,逐步由加工配套向提供设计、工艺、制造、试验一体化服务的ODM模式转变。2018年,公司协外产品合同12033万元,同比增长123%,实现收入10033万元,同比增长167%,成功迈过“双亿元”大关。
荣誉的背后,是人才“地基”
        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名全国技术能手、12人获航天基金奖获得者、省部级高技能人才35人……这里有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沈亚东,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集团公司工艺大师张颖,湖北省首席技师、“楚天名匠”杨波,从技术到技能,他们分布在公司各个领域,构成了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中流砥柱。
        公司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打造“高新技术人才直通车”,截至目前,公司已与二十余所大专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特种制造部与南昌航空大学,复材制造部与武汉科技大学已经携手走过了三个春秋并探索出一条新型人才培养之路,即由公司专业总师、副总师出任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以公司现有平台为依托,与高校携手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相关项目课题研究,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公司开展“导师带徒”培训活动,大力培养“设计师、工艺师、质量师”的“三师”队伍,按照“人才进项目、项目出人才”的思路,以项目管理为牵引,给予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十三五”以来,公司加速“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步伐,探索创新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多种实现形式,建立了技术创新考核制度,将创新工作纳入技术中心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通过激励和考核政策,调动技术人员开展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责”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努力下必定有所收获,在杨波之后,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五一劳动模范阎杰大师成功晋升航天三江首席技师,在沈亚东之后,公司专业总师王华侨成为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公司一千余名职工队伍中,科研技术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比例超过26%,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2%,一半以上技术人才年龄在35岁以下。
         新的平台带来新的机遇,更高的身份带来更重的责任。站在5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红阳人将发扬沉淀于血脉中的航天传统精神,让创新为企业发展不断提供动力,奋力拼搏共同建设一个面向未来的新型航天企业。(万俊显文)

    上一篇 上一篇:云端业务工作室里的秘密“攻略”

    下一篇 下一篇:青春风景线

    X关闭
    X关闭